沒辦法,他就算再怎么居心不正,那也是為了自己的名望權(quán)利。而龍煌不出兵,后果可謂不堪設(shè)想啊!
這兩個(gè)月來,關(guān)于黃巾軍的消息,不斷傳入王允的耳中。
因?yàn)槭莻}促成軍,因?yàn)闆]有什么讀書人的投靠,黃巾軍的軍紀(jì)差得簡直令人發(fā)止,燒殺霪掠無惡不作!
難道,指望如此一群掠獸食人之輩,治理好華夏嗎?
這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北方那些蠻夷,趁著黃巾之亂之際,已經(jīng)對華夏露出了獠牙。
若是朝廷兵馬和黃巾拼得筋疲力竭之際,胡虜們突然殺入中原,華夏豈不迎來亡天下之危?
若果真發(fā)展到如此地步,無論龍煌,還是大漢天子,乃至于自己王允,就都是華夏的罪人啊!
一個(gè)永留青史的罵名,他王允可不想背,也絕對不能背。
想到此,不禁更加用力的磕頭!王允叩頭不止,血流如注!
“我什么時(shí)候說不出兵了?”龍煌看見王允的動作,皺眉道。
“啊?”王允聞言大喜,對于王允來說,此話堪稱聲如天籟!欣喜道“冠軍侯,您……您是說……”
龍煌正色朗聲道“本侯,當(dāng)然會出兵,平黃巾之亂。但!絕不是因?yàn)楸菹履侨齻€(gè)封賞!”
“那…那是……?”王允結(jié)巴道。
龍煌深吸一口氣,轉(zhuǎn)身步入內(nèi)院,聲音淡淡傳來“封王并非我所愿,但愿華夏永太平!”
王允聞言愣愣的站在那里,額頭的鮮血流過面頰,也渾然不知,口中念念有詞“但愿華夏永太平…但愿華夏永太平……但愿華夏永太平……”
內(nèi)院一處溫馨院落中,龍煌雙目含淚,雙膝跪在龍母面前,朗聲道“娘,自古道家有高堂不遠(yuǎn)行,請恕孩兒不能再您身邊盡孝!”
話音落,龍煌深深扣頭,龍霄跪與龍煌身后,默默不語!
“起……來吧……起來吧!煌兒,領(lǐng)兵在外,處處要小心,做事不可魯莽,不可任性,不要讓母親整日擔(dān)心!”龍母知道龍煌即將出征,心中傷感油然而生,扶起龍煌抽噎著叮囑道。
“母親的話,孩兒謹(jǐn)記于心!”龍煌語氣沉沉,一字一句道。
龍煌起身,支起雙臂。劉妍,蔡琰上前為龍煌穿戴鎧甲。
貂蟬一件一件的從丫鬟手中拿起鎧甲,遞給蔡琰,劉妍。兩人一同給龍煌穿戴整齊,貂蟬捧起天龍嘯天盔來到龍煌面前。
龍煌低頭,貂蟬為龍煌帶上頭盔。眼眸中蓄滿了淚水,上一次為龍煌披甲,似乎還歷歷在目。
龍霄拿來了游龍劍,高舉過頭頂。
龍煌拿過游龍劍,出鞘三寸而后歸鞘橫遞給龍霄道“霄兒,父親不在,你就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游龍劍乃王者之兵,爹爹今日將他給你!”
“愿你持此劍,立命于世。保自己心愛之人不遇危險(xiǎn),護(hù)自己至親之人不受辱難!你可敢接此劍?”
龍霄單手接過游龍劍,出鞘劍花揮舞,斬向自己衣袍,而后正色朗聲道“我龍霄立誓,護(hù)至親至愛安康,保天下萬民安寧!有違此誓,猶如此袍!”
只見龍霄執(zhí)劍而立,平日里的溫潤如玉蕩然無存,猶如一位王者至尊,傲然挺立!
“好!”龍煌聞言大聲稱贊,而后蹲下,單膝極地,雙手扶住龍霄稚嫩的肩膀語氣溫柔道“身為男子,就應(yīng)該保護(hù)女生,媽媽也是女生!記住了嗎?”
“孩兒謹(jǐn)記!”龍煌持劍躬身,語氣堅(jiān)定道。
龍煌起身看向貂蟬,蔡琰,劉妍三女,又看向正在和寒蘇一起給張宇整理甲胄的張嬸。上前一禮鄭重道“張嬸,蟬兒和孩子就拜托張嬸了。若有不測,張嬸自可保嬋兒無恙便可!”
聞言眾人大驚,丫鬟不少有失聲驚呼出聲的。
“煌兒,萬萬不可!”張嬸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龍母率先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