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英明!”
劉升月眉開眼笑,為這個自稱趙元的年輕人的開明而高興,不免話多兩句“確實有大用!比如農政,農書的出現,是不是對促進農業生產有積極作用?”
趙元想了一下,道“對。”
劉升月道“農政是基礎,其實,如《齊民要術》、《水經注》那樣,真的很實用,可惜大多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若是有人能研究開發就好了?!?
“研究開發?此謂何意?”
趙元好奇的看著劉升月,等待著他的回答,劉升月道“唔……怎么說呢?比如說,研究什么樣的種子才會高產,是否有抗旱耐寒的種子,如何抵抗病蟲災害一類的,還有畜牧方面,培育增肥更快的豬,產毛優質的羊,氣大立足的馬之類的,挺多方向的?!?
趙元越聽眼睛越亮,問劉升月“月哥兒懂這些否?”
劉升月融合的記憶里還真有這些方面的知識,不過,不算深,只是淺顯的知識,于是他道“略知一二。”
趙元“月哥兒學醫還學這些嗎?”
劉升月道“學醫不用學這些,喜歡看書,又喜歡自己動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自然就學會了。”
趙元聽得連連點頭“這便是工匠們所說的眼到手到?”
劉升月“對,實踐出真知,是趙括還是李牧,試過方知?!?
趙元微笑,點評“這例子頗為生動?!?
點評完,轉而問“月哥兒讀過許多書?”
劉升月“還行吧,主要讀的雜?!?
“那為何不去考科舉?”
劉升月摸摸后腦勺“什么都學了,偏偏沒學怎么吟詩作詞,雜學研究挺透,偏偏對經義未曾通讀過,詩賦論策,論和策還能說個一二五,詩賦一竅不通?!?
趙元好奇“為何不涉詩賦?”
劉升月想了想,道“大概因為我是經世致用派的?!?
趙元先是一愣,蹙眉想了想,問道“經世致用派?這是哪一派的學說?不曾聽過?!?
哦,對,經世致用派是明清的儒學學者提出來的,現在理學都還沒啟蒙,哪里來的經世致用派。劉升月只能往自己那莫須有的門派上吹“乃是我師門長輩們的主張?!?
“未請教月哥兒師門是?”
“蜀山?!?
再提這個名字,劉升月已經能很坦然了。
“蜀山?”
趙元眨了眨眼,溫聲請問“許是我孤陋寡聞,未曾聽說過。”
劉升月笑起來“郎君不曾聽過也不奇怪,因為我師門一直不曾顯于世間,門人有務農耕田者,有打鐵鑄劍者,亦有行醫濟世者,師門門規并不禁門人從事何等職業,只要能學有所用,自立自強就好?!?
趙元問他“那如何月哥兒要說出來師承呢?”
劉升月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的道“一半生活所迫,一半則因報師恩?!?
“此話何出?”
趙元問。劉升月則答道“這東京城里,行醫問診一則看年資,二則看師承,遵從名師傳承,我所學之醫術,雖然出自名醫,然自問醫術并不比名醫門下弱,卻因名聲不及而無人問津,深以為恥,愧對師門?!?
趙元打了個哈哈,神情不知為何有些尷尬。劉升月雖然不知道他這尷尬從何而來,不過,他還在人親戚府上待著,剛吃了人一頓飯,斷不至于繼續讓人尷尬的話題,轉而道“剛才我進來時候,看院子南邊新建的屋子,可是汗蒸房?”
“汗蒸房?”
趙元疑惑的看向張耆。張耆立即道“此是張青建來孝敬我的,聽說是月哥兒教的,能健體驅寒?”
趙元立即看向劉升月。劉升月道“此乃我師門所傳的一個外治之法,從醫家的角度來說,汗蒸可除除寒祛濕,能拍出人體內的毒素,于病理來說,祛除邪氣為主。東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