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知曉?”
“咳咳咳咳!”
這話問得張耆直接咳嗽起來。劉升月擺擺手,道“算了,不說這些,說了我也見不到,不過是平添擔憂,我就當阿姐一切都好吧!供奉官請隨我來,我們先去看東西吧!”
當下,領著張耆往院子里走——
“這是……”
地面不同了,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張耆稀奇的打量著,腳還下意識的剁了兩下。劉升月道“地面所用之物,叫做水泥,與沙子混合攪拌后,鋪在地面上,便是供奉官現下看到的樣子。可用來鋪路修橋,也可以用砌墻修溝,是上等的建筑材料。路面若是用了他,能免去雨天泥濘之苦,干天只要注意打掃,也能省去不少塵土。”
張耆聽得眼睛一亮“當真?”
“當真,絕無二話!”
劉升月頓了頓,道“我使人在城里開了個汗蒸館,尚未開業,不過,裝飾已經做好,館子周圍的路面,我便使人用水泥做了個硬化,供奉官若有閑暇,可去查看一二。”
張耆當即道“固所愿也,不敢請爾,勞煩哥兒帶路。”
劉升月讓人備車,往汗蒸館去——
他終于買了輛驢車,置了車夫,以后,再不用去打公交驢車,可以使用自己家的車了。這事兒還是管家操持的,等劉升月自己來,他是想不起來這件事的。
說回正題,劉升月帶著張耆去汗蒸館。汗蒸館在州橋附近,位于城西南的位置。一路顛簸著過去,快到的時候,劉升月提醒了一句。
張耆轉身掀開驢車的布簾子,看了一眼,細細感受,自驢車駛上水泥路面,馬車立時便不再顛簸,這是最明顯的感受。
待下了車,立時有伙計過來,并車夫一起牽走驢子,旁邊漸有一溜兒拴馬樁,地面也是用水泥鋪設的,中間有一條二十公分左右的溝渠,驢子若有糞便排泄出來,便有專人掃入溝渠里,用水沖走。
劉升月道“那邊我建有一個池子,現下尚未干透,等干透了,這些腌臜之物便可沖進去,每日交有清糞的車輛拉走去城外做肥料。溝渠以后也打算蓋起來,僅僅留幾個沖水口,這樣能保證不會有異味和減少蚊蟲滋生。”
張耆點點頭,兩人繼續往里走,就見屋里的地面全都用水泥鋪設好,墻刷的雪白,除了地面,看著與平常人家相似,但張耆心細,多看了兩眼便發現墻面的不同,更平整,也更細膩。當即問道“這墻壁也用水泥澆灌過?”
劉升月“不是。墻壁不是澆灌,而是像抹泥一樣的抹上去,然后再刷一層石灰粉,出來就是眼前這個效果。”
“水泥這般多用?”
張耆驚奇。
“不止這些。若是能用來砌水壩、砌墻這些更好,因為它粘合性和牢固性更好,較之現在的工藝,既節省人力物力,還更經久耐用。”
說著,少不得舉了一些例子。水泥在建筑上的應用真的很廣泛,只用來鋪地砌墻,劉升月覺得可惜了,若是能把東京城里溝渠的修整、維護的活計攬過來,那才叫玩得大,也才叫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