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廊亭詩會的事情,在詩會結束以后,就開始在長安城中持續發酵起來,那首詠梅一直在百姓中口口相傳,只是提起作者時,大多數人還是有些語焉不詳。那些官二代們在瞧不起趙微的同時,又把他那首詩當成了一個競爭對手,人這輩子,做出一兩首好詩,還是正常的。
這其實多虧了蘇秦的那些話,因此他的那番提點,反而比趙微這首詩流傳的還要廣一些。
趙微著實在家中安生了好幾天,趙晴也少出門,這倆人就時常膩在一起,趙晴就纏著趙微給他講故事聽。再沒幾日,也就該到下個月了,正好被削了月例銀錢,省著點花也是挺好的。
只是……趙夫人對這件事還是有了些耳聞,然后將趙晴拉過去證實了一番。趙晴不是個會撒謊的人,而且她對自家母親和微哥哥之間這點兒齷齪還是有點不甚明了的。
當娘的又怎會為難兒子?微哥哥住的院子都還是娘親親自打點的呢。
于是石頭在領下個月例銀時,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月例銀錢再次削了,這次最狠,被折了一半。若是再如往常一般天天出去閑逛,再在外面吃頓飯,怕也就只能撐個十天。
趙微嘆了口氣,這種不得當家主母喜歡的事情,著實令人愉快不起來,人家也不跟你來硬的,表面上和和氣氣,暗地里只需要用一件事情就可以將自己拿捏的死死的。不是親生的,就這樣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嗎?至于嗎……
趙云還是不錯的,時時會著人問候一下,吃飯時聽說了那詩會的事后,也好生夸贊了一番,那神情姿態實在不似作偽,是當真替自己高興的。
看來摸索一下目前長安城老百姓的需求,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了,才好有的放矢一下,經濟不獨立,怎么樣都像是寄人籬下。
過了幾日,聽趙晴說外面有關那首詠梅的言論已經散了,趙微就又帶著石頭出門去了。趙晴想跟著,趙夫人卻是不讓,嘴上只說女孩子家少往外頭跑,神情中則是有些想阻止趙晴跟趙微來往的意思。
這幾日,趙微自然又碰見了那個古怪書生,只是遠遠招招手,或者點頭示意一下,而那古怪書生則是惡狠狠的比劃了一下小拳頭,或者是翻個白眼當即溜走。
這種性格真的很糟糕啊,而且有些動作看起來真的很娘炮,晴兒你確定你喜歡這樣的?
那兩個有趣的老頭卻是一直沒遇到,問起店家后才知道,他們一般下雨的時候都會在此對弈賞雨,平時基本上是見不到的。
不過閑逛歸閑逛,每日到午膳之時,還是會回到府上,用完了后才會繼續出府,這樣就是麻煩了一些。起先趙夫人沒在意,后來發現整個人都行色匆匆風塵仆仆的,才知道他就是專門回來吃個飯而已,當即臉色就有些陰沉。
趙微自然看見了,內心其實是想笑的,這種暗地里相互斗心眼的事情,還是挺有意思。
然而在下個月,干脆是沒了月銀,不過趙微此時已經不擔心了。
目前這個漢朝,很多生活上的日用品都已經很齊全了,比如牙刷、肥皂等等,一些易制造收益大的東西,往往市面上都是有得賣的,就連紙張,據說東面已經流傳出來一些新的造紙工藝,有些紙張格外堅硬,毛筆寫上去墨汁都會滑下來,而有些又會很柔軟,一沾水基本就要爛了。
唉……這世道,那軟紙買來擦屁股應該不錯……竹片用起來實在太……難以言喻。
但是……整個精神文明層面的東西,實在太過稀少,長安城里那些百姓閑來無事,最喜歡去的也就是茶館了,那里有不少說書先生,講的故事也都是些時常重復的老橋段。
所以趙微就借著趙晴的關系,搭上了李新這條線。
其實趙微尚未開口表達自己的訴求,李新就已經很是見獵心喜了,像他這等紈绔,天天被自家丞相老爹嫌棄,此時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