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右耳,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釋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殺敵人五個“甲士”可擁有五戶人的仆人。
軍功爵可以傳子,但每傳一代降一級。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另外太子令明確規定戰場上的懲罰
鞭打,最輕的處罰,數量不一。
肉刑,傷害人的肢體,使人殘廢。
刖刑,把罪犯的腳砍下來。
嚜刑,在罪犯臉上刻字。
劓刑,把罪犯的鼻子割下來。
宮刑,把罪犯去勢,當太監
死刑
賜死,是懲處高級軍官時常使用。
生埋,也叫坑之,即把人活埋。。
車裂,把人四肢分別綁在幾輛車上,撕裂。
棄市,在鬧市斬首,還要陳尸數日,不準罪犯家屬收尸。
腰斬,把罪犯攔腰砍成兩半,短時間人死不了。
株連,士兵幾人一組。一人犯法,一起懲處。軍人犯罪,家屬連同處罰。
處理刑法的官員是廷尉,管監察的官員原本是御史,但現在太子令明確指示由東緝事廠來負責監察。所有大唐軍隊外出打仗,東廠番役隨行進行監視。
第二道太子令,大唐正式組建凌煙閣,位于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里面共有二十四個位置,從高到低依次排序,每個位置會以一比一的比例塑造人物,流芳百世,供世人敬仰。
二十四位凌煙閣功臣將會由李承道從文治武功,治國安邦等各方面綜合考量,最后決定入閣人選。只有對大唐有杰出貢獻的人物才能位列凌煙閣。
如果說新的爵位制度出來,讓所有中底層士兵都渴望殺敵,真正露出嗜血的一面的話,那么凌煙閣的成立,整個大唐高層的心都開始蠢蠢欲動,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都把目光牢牢鎖定在凌煙閣那二十四個空位上。
一道總動員令,兩道太子令,讓整個大唐猶如一臺精密的機器,加速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