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相陳文手中有一項權利,那就是發放官商資質,什么是官商資質?
大炎王朝的稅賦分了幾個等級,另外收稅的方式也不一樣,因為想要限制門派的發展,所以設了州與州之間的稅卡,這個算是路稅!
陸路和水路都要征收路稅的,這是最大的一種賦稅,也是最為沉重的稅收,壓制著各個門派的發展,讓他們現在只能全力發展自己勢力范圍之內的商業。
但是商品需要流通,而最為明顯的表示則是都城的物資供應,都城的人口眾多,數百萬人口集中在一座城市中,每天需要的物資都是海量的。
而沉重的路稅必然會讓很多商隊望而卻步,同時影響都城的物價穩定,而此時官商的資質就非常的重要了。
每年都會重新發放官商的資質,有了這個,那么一路上的路稅全免,但是不能發給有門派背景的商行。
此事的負責人就是右丞相陳文,別看他的地位屈居左丞相周禮之下,但是他的資歷可是比周禮強多了,周禮完全是在周貴妃嫁給皇帝之后才突飛猛進的。
這是站隊正確的一種福利,而陳文原來曾經是威遠王手下的人,雖然資歷夠老,右丞相的位置只能是他。
他與周禮平時在文官陣營中根本不對付,官商資質是一個肥差,可是周禮竟然沒有爭過陳文,可見這位右丞相的實力不弱。
但是前不久,逍遙王的人突然帶著一份書信找來,逍遙王信中多有體積威遠王和陳文之間的關系,敘舊的內容占據了這封書信的三分之二。
而接下來則是討要官商的資質,但是具體怎么用并沒有說明,陳文無奈,威遠王對他有知遇之恩,陳文只能拿出部分的資質交給逍遙王。
而陳文并不是沒有調查,最后發現逍遙王將這部分資質發放了兩個,一個橫刀門、一個游龍幫,都在距離都城不遠的亳州。
這點讓陳文心中十分的忐忑,隨后皇帝再次派出欽差,巡視鏡州,但是具體去做什么并沒有說,這如何能夠讓陳文安心呢?
可是事情已經做了,他只能裝著不知道,暫時靜觀其變。
逍遙王沒有將官商的資質給靖海派,而是在不斷的挑選目標,橫刀門與游龍幫不過第一批,用來試水的,而且他們距離都城很近。
這才逍遙王的目的,拉攏都城周圍幾個州的武林門派,這是第一步計劃,而陳文現在被他拖下水也是計劃之中的一部分。
逍遙王的布局雖然早就展開了,但是他一直是外圍進行,直到現在外圍必須停下來了,那么都城之中,朝廷的核心地帶也應該開始了。
“李旭,我總是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對啊!”逍遙王在王府之中,自己的書房之內,與王府總管李旭說著話。
“王爺認為有何不妥?”李旭問道。
“皇帝真的認為陸鳴可以在鏡州查到什么嗎?”逍遙王皺著眉頭,一臉的不解。
“這……”李旭還真的不好判斷,雖然他和王爺已經商量過,只要陸鳴到達鏡州,那么所有的活動停止,就不信陸鳴他可以找到什么蛛絲馬跡來。
“‘他們這么大張旗鼓的前往鏡州,這不是告訴我提前收斂嗎?等陸鳴倒了鏡州,一切都已經消失了,他們從何著手呢?”逍遙王最近一直感覺不對,陸鳴再次擔任欽差并且去了鏡州,而且還是選擇速度最慢的陸路。
“皇帝想要敲山震虎?”李旭想了想說道。
“這個沒有必要,上次陸鳴來警告本王的時候,已經達到了效果,而現在怎么看都是皇帝并不放心,這才再次派出陸鳴,并且直指鏡州!”
“想要直搗黃龍?”
“應該是如此,但是皇帝的信心是從哪里來的呢?”
“會不會是陸鳴,皇帝對于陸鳴的能力十分的肯定,認為他可以發現線索?”
“當是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