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也沒用。
他沒有鐵證。
國師做得滴水不漏。
他并不敢孤注一擲的告發國師,不敢替義父報仇。
王貴看向霍焰楓的時候,霍焰楓剛巧睜眼,那一雙無波無瀾仿若悲憫世人的眸子,卻是看得王貴渾身發寒。
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那雙眼,怎滴會那么的駭人?
他晃了下神,再看過去,那雙眼中的旋窩不見了,依舊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奇了怪了。
見鬼了?
王貴再不敢去看國師。
他覺得這國師比之前還要邪門。
且這是連義父都沒斗過的人,他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心里有數。
他斗不過國師。
霍焰楓見他收回視線,又看了眼皇帝。
見皇帝沒什么異常,他這才再度閉眼,盤坐在左位之首,手中的佛珠不急不緩的攆著。
仿若再做早課。
國師這般悠閑,無人敢有異議。
國師一直都是這般安靜的,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會主動去招惹誰。
尤其現在又有個大奸臣站在了皇帝的身邊。
除了沒坐在那張龍椅上,基本就是跟皇帝平起平坐。
才死了個王權,大家還來不及慶祝,這就又出現了個王貴。
王貴還是王權的義子,這速度奇快的接手了王權的勢力,誰也不曾懷疑。
本來他還叫小貴子的時候,就是王權的左膀右臂,是王權最得力的助手。
眾臣憤憤不平的瞪視王權,恨鐵不成鋼的看著當今圣上。
皇權被架空了這么久,眼下王權人死了,這么好的機會,皇上怎么就沒把權利收回去呢?
這也太窩囊了,這樣的皇帝,還能要嗎?
眾大臣甚至開始碰眼神,在篩選皇子們,誰能堪當大用了。
之前,有王權壓著,大臣們不敢明確的站隊哪一位皇子。
被王權知曉,會被冠上各種罪名。
要么發配偏遠窮苦之地。
要么找齊一堆罪證,滿門抄斬。
滿門血洗殺雞儆猴的事情早有發生過。
所以哪怕朝堂上再亂,眾大臣再恨王權,忌憚國師,也沒人敢站隊皇子。
現如今,王權沒了,王貴的頂替,讓眾大臣們受了不小的刺激。
他們可不想看到朝堂上再出一個九千歲。
也不想在面對第二個王權。
所以,他們打算先下手為強。
散朝后,投奔了國師的都悄咪咪去了國師府。
其他的都各自琢磨各位皇子,打算下注站隊,送皇子們登上朝堂爭權。
皇子們年歲,都差不多可以在朝堂領些職權歷練歷練了。
這事兒一直被王權壓著。
現如今皇帝臨朝,正好老生常談,舊事重提。
他們才不信,這個還沒站穩腳跟的王貴,敢當著皇上的面阻攔。
他只要敢,眾臣就有了直接鏟除他的理由!
朝堂再一次迎來了斗爭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