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獻是個主意很正的人。
魏國的事情,說到底只是法寶中的一個劇情,不管打成什么樣子,只要最后能翻盤就是好的。
與費心的經營魏國相比,從這過程里刷到足夠的好處才是最關鍵的。
庾獻開始慢慢向魏子進言,提出一些有幫助的建議。
但是仍舊不肯出仕。
他巧妙地掌握著分寸,若即若離,給姬斯希望,又不至于讓魏國太過強盛。
當初魏國之所以橫行天下,靠的還是吳起和樂羊的這一對“殺妻食子”狂魔。
那樂羊兵法超群,在原本的歷史上應該出征中山,有滅國之功。
在樂羊攻打中山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樂羊的兒子當時正在中山國做官,于是中山國烹殺了樂羊的兒子,給他送了一碗羹過去。
樂羊當著使者的面,將那一碗羹吃的干干凈凈,隨后擊破了中山國。
這樂羊也是后世大將樂毅的先祖。
庾獻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件事。
既然自己拒絕出仕,那么只要再打跑樂羊,就掐斷了這個新興國家最重要的一環。
沒有“殺妻食子”兩狂魔的武力支撐,版圖本就四分五裂的魏國,根本捏不成一個拳頭。
在野蠻的秦國面前,魏國的抵抗能力根本就是個渣。
……
庾獻每日去向卜子夏請教學問。
在卜子夏的指點下,庾獻慢慢開始開始了法訣的練習。
這道法訣上面行功路線很是詭異,幾乎遍布庾獻身上的肌肉、筋膜和皮膚。
庾獻從小指開始一點點的錘煉,疏通。
每日的進步都很緩慢。
唯一讓庾獻有些意外之喜的是,雖然庾獻的主脈孱弱,無法釋放什么有威力的法術。但是因為支脈繁雜,便于在竅穴之間搬運法力,反倒對修煉這法訣有極大的好處。
這法訣越到后面,越是顯得的奧妙。
修煉到后來,已經不單單是對氣的運用,還牽扯到了精和神。
同修精、氣、神的功法!
庾獻立刻感覺到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
莫非是三昧真火?
庾獻喜滋滋的想著。
至于那木匣上神秘的文字,庾獻也陸續讓卜子夏推理出了幾個。
有了這幾個字索引,庾獻已經隱隱猜出了那木匣上天生的紋路到底是什么。
剩下的幾個字,也被他猜了出來。
不過,沒有卜子夏的破解,不能看透字的本意,得到真音,仍舊只能算是只得其形。
就這樣,又三年過后。
庾獻總算是弄清楚了,所有十個字的內容。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庾獻心中一跳,意識到了一件事情,當初的道祖李耳,必然見過這個匣子。
或許更多的秘密,可以從道祖的典籍中得到解釋。
至于所謂奇門遁甲入門篇,也被庾獻輕松入手。
他現在不必依靠卜子夏幫著引導,就已經能順利的將法力在全身游走一遍。
精、氣、神三者并用,就可以在身上產生一個形似水晶,狀若魚鱗的護甲。
庾獻修煉了一些時間,隱隱有些失望。
看這法術效果,似乎不足以讓吳起幽魂那么緊張,莫非是還有別的奧秘?
庾獻忠實的貫徹了要把子夏刷夠本的決心,這一日,他突發奇想準備讓子夏幫著把重玄子老道的修煉功法也梳理一遍。
正當庾獻興致勃勃的趕到子夏門口的時候,里面服侍子夏的端木寧就一臉沉痛的走了出來。
庾獻和端木家留下的這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