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庾獻化成的李肅帶著庾小獻繼續趕路。
庾小獻似乎是吃準了李肅這個大戶,一路上好奇的東搖西逛,要這要那。
庾獻還指望著把他拐回去,換取董卓的賞賜,得到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
于是只能勉強忍耐著。
好在庾小獻要的材料雖然不少,但都是些不值錢的貨色,庾獻也不是很心疼。
他顛了顛李肅的荷包,耳邊情不自禁地閃過一個可憐兮兮的話語,“夫君,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很有錢啊。”
庾獻心煩意燥起來。
又過了幾個村鎮,庾獻實在是受不了這貨了。等到了梓潼縣之后,他四處打聽,尋找到一個渡口,打算乘船渡過剩下的旅程。
先從梓潼乘船,輾轉前往巴西郡,隨后再設法前往漢中。
只要能讓這家伙不惹事,就算路上多花點功夫,庾獻也就知足了。
等到了船上,庾獻憑借李肅虎賁中郎將的身份,得到了最好的兩個座艙。
“庾小獻”還沒有察覺出自己的意圖,只是好奇的四下看著,順便找船老大打聽沿路的事情。
庾獻懶得理會這個精力旺盛的家伙。
他見河道頗為急湍,庾小獻根本沒有逃跑可能,這才放心的回了房間,慢慢消化李肅這些年的經歷。
不知不覺,就這樣過了兩日。
庾獻已經把李肅的平生所學,在心中大致過了一遍。
李肅乃是秦國大將李信之后,也算是出身將門。
可惜的是,李信因為昌平君反秦作亂,被截斷后路,最終慘敗于楚軍之手。
秦國一統六國的終極之戰,李信做為秦國最壯勇的武將,卻因此被連累的沒有立下什么功勛。
等到了漢朝興起,李家總算緩過了這口氣,再次出了飛將軍李廣這樣驚才絕艷的人物。
可惜李廣空有巨大的名聲,卻蹉跎一生,沒有立下什么功業。
其后,他的兒子更是因為對衛青拳腳相向,被復仇的霍去病射殺。
到了李廣孫子李陵這一代,就越發悲涼了。
李陵帶著五千丹陽兵在八萬匈奴人的圍攻之下輾轉奮戰,雖然殺傷大量敵人,但因為糧草匱乏,弓箭短缺,最終兵敗被俘。又有傳言說他投降了匈奴人,最終被漢武帝殺死了他的母親和妻子。
自此之后,李家就徹底沒落了。
傳到了李肅這一代,兵法上的造詣已經幾近于無,不過他一手槍術本領過人,更有李家的神射術傍身,總算是在朝廷中得了個名位。
至于他隨身的法寶,除了手中的功名葫蘆,就只有一件丈五倒須悟鉤槍還算看的過眼。
庾獻正慢慢思索著李肅的事情,忽聽艙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庾獻的眉頭一皺。
接著,門上傳來重重的拍擊之聲,一個焦急的聲音響起,“大人!大人!”
庾獻沉聲喝問道,“何事?”
外面的那個船夫急急說道,“大人,快出來看看,你的隨從,搶走了船老大的閨女,如今已經強帶到底艙里去了。”
“什么?!”
庾獻聞言怒發沖冠。
這貨簡直特么沒有底線!
庾獻將功名葫蘆在腰間一系,隨后提起“倒須悟鉤槍”,就殺氣騰騰的一腳踹開艙門,怒聲喝問道,“那個孽畜在哪?!”
那個船夫見庾獻這煞氣森森的樣子,頓時露了怯,“在、在底艙里。船老大帶人圍了那里,可是怕他傷害了船老大的閨女,沒人敢沖進去!”
庾獻二話不說,跟著下了甲板。
許多跑船的人基本上都安身在船上,一家老小都跟著大船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