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就沒那么急迫了。
三人策馬行的大路。
或許是行蹤暴露的原因,時不時有探馬斥候前來拜見董扶。
庾獻在旁也不避諱,陸續聽了些瑣碎的軍務。
陳超率領的閬中叛軍果然在抵達江州之前登岸。
隨后他們一路西逃,試圖向犍為郡逃竄。
鶴鳴道宮的道人張修,親自前往巴郡,曉瑜各夷族。
素來桀驁不馴的羅、樸、督、鄂、度、夕、龔等七姓夷王,一日之間,舉旗響應。
隨后張修以樸胡為副將,杜濩、袁約為先鋒,沿途伏擊陳超。
夷兵勇猛善戰,打的閬中叛賊潰不成軍。
除了陳超仗著有鷂鷹相助,狼狽逃走,其他的士兵都被殺死在荒野中,成為了野獸的食物。
隨后張修將兵馬直接屯扎在了犍為郡的邊界,招誘蠻族,訓練士兵。
劉焉大悅,任命張修為別部司馬。
如果是以往的話,這個消息絕對會讓董扶松一口氣。
張修這支奇兵,既能對犍為郡形成壓力,還能把蠻民的有生力量抽掉出來,減少了益州極大的不安穩因素。
整體來說,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可是如今董扶卻不這么想了。
鶴鳴道宮和十地鬼王對益州軍的扶持,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深愛著劉焉的鬼姬巫顏!
可劉焉命數已經不長,一旦劉焉身死之后呢?
董扶幾乎可以斷定,那個多情的巫女肯定會抽身而走。
那么,已經深入世俗,掌握了一些力量的巫門和道門,到時候會作何反應呢?
董扶緊緊皺著眉頭,一路都在思索。
這天下真的要亂了……
三人行的雖慢,但又過了一日,還是到了葭萌關前。
董扶要去向劉焉繳令,回報此行的得失,稍后還要親自偷入白水關,去見張任等四人。
庾獻想要回營時卻是一怔,他的道兵鬼卒都被張修接管,帶去了犍為郡。
如今算是光桿司令一個了。
巫顏不希望庾獻和鶴鳴道宮的道士們攪在一塊。
庾獻又不想去中軍,在劉焉眼皮底下礙眼。
正躊躇著,星妖師笑嘻嘻的主動邀請道,“國師既然和董夫子投緣,何不來我青衣羌營中?”
庾獻想了想,拱手道,“那就打擾了。”
……
從長安到漢中,一路要翻越數百里秦嶺,道途極為難走。
李肅帶領的三千兵馬都是洛陽附近的郡兵,雖經過一番操練,但是爬山涉水終究不是他們所長。
再加上大軍剛進褒斜道,就遭遇了連日陰雨。道路泥濘不說,有些險要的地方,還有落石塌方的隱患。
兵士們行了幾天,就裹足不前,怨聲載道。
這些士兵的抱怨,李肅還不放在心里,只不過這次軍中還有董卓的掌上明珠董白同行,李肅自然不敢大意。
若是這位小祖宗淋了雨,受了風寒,可不是他能擔待的起的。
于是李肅領兵選了高處扎營,準備過幾日,等到雨停路干之后再說。
反正李肅想的開,只要保住董白,自然是大功一件,何必要冒太多風險。
至于其他,就不是他的責任了。
這一日,李肅孤身前往秦嶺深處打獵回來,正興致高昂的扛著一只云豹回營,就見王允孤身坐在一處山石上。
旁邊一美貌女子撐著傘。
顯得頗為蕭索。
李肅和庾獻關系匪淺,自然知道旁邊那女子是什么貨色。
那撐傘的纖纖玉指,曾經硬接過張遼的斧鉞。
李肅縮了縮身子,很低調的從一旁路過。
這時就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