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社員大會討論了三個多小時,最終達成初步意見。
首先,大隊集資修建一個能養兩百只母雞的雞場,大隊也沒多少錢,第一期,目前只能建這么多了。
地點選在石頭山下面一塊旱田上,那塊旱田去年顆粒無收,每年挑水過去都累死人,還不如拿來養雞。
最后是集資問題,小李莊人口516人,按人頭集資,每人集資兩塊錢,這些錢主要用于建雞場和買小母雞,雞飼料等費用。
對于出多少錢的意見上,大家分歧很大,有些人家里人口多,而且小孩多,本身就因為勞動力不足,家里連飯都吃不上,自然沒辦法出錢了,這種家庭,小李莊還不少,還有些純粹是不想出錢。
因為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了許久都沒談妥,最后秦河出了一個主意。
這個小雞場,算516股,每一股算兩塊錢,小李莊一起103戶,按戶口算,每一戶必須強制集資一股,也就是說每一戶必須花兩塊錢買上一股。
516減103,剩下的413股,由大家自由購買,每一戶最多可購買二十股,秦河這個方案一提出來,很快就通過了。
秦河無奈地搖了搖頭,保證每戶強制購買一股,這是為了保證等雞場有收益后,再窮的家庭至少也能有一股收益,不管那個時代,都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公平公正。
實際上,在場很多村民對這個雞場能產生多大收益沒有絲毫信心,小農思想根深蒂固,對于這群人,秦河也只能放棄,帶不動沒辦法,等雞場有了收益后,自然而然,這些人會哭爹喊娘。
實際上,這些人還沒有意識好這個養雞場真正的核心不是這些股份,而是秦河手上的超級飼料,不過在這個年代的村民眼中,秦河是大隊的一份子,那秦河手上的飼料,自然也是大隊集體的一份子,大家絲毫沒有防備秦河突然不飼料了。
在這個大隊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秦河要是不飼料,那是找死,所以大家自然而然沒去想這方面的問題。
很快小李莊養雞場的提議就通過全體社員大會,交錢入股,每人將得到一個小本本,上面寫著股票本。
大隊會計收錢,全體社員監督費用支出,大隊會計是李書記堂兄弟,可以說,村里幾個干部,都是自家人。
小李莊要建養雞場的事,很快就傳開了,不止村里人熱議,附近幾個村的人都在議論,大家都等著看笑話,小李莊酒廠和榨油作坊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
而河對面的大李莊很多閑言閑語已經傳到小李莊了,小李莊和大李莊為什么關系這么差,除了爭水源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大李莊處處都和小李莊作對。
小李莊的榨油作坊為什么沒有生意?除了位置偏僻外,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對面的大李莊也建了一個榨油作坊,而且是小李莊建好的第二個月就建了。
不但規模比小李莊的還大,而且價格還有優惠,大家憑什么多走路去你小李莊榨油?而且大李莊仗著人口多,你還沒辦法拿他怎么樣。
這種赤裸裸的搶生意,如果你是小李莊的人,能不氣嗎?
早幾十年前,小李莊和大李莊兩家村互相還有媳婦嫁過來,但是這十幾年,雙方早已經斷了這種婚親關系,年輕人都互相仇視。
小李莊如果要去鎮上,或者公社上,必經之路要經過大李莊的土地上,就因為這樣,大李莊的人還時不時說小李莊的人占了大李莊的路。
路的問題,暫時沒考慮那么遠,秦河早已經看出小李莊的困境在于哪里了。
就是沒錢,等有錢了,把村莊后面的石山炸出一條道路,這樣以后小李莊的位置,才是最好的位置,直達鎮上三四里路。
當然,這一切都得要有錢,而建雞場就是第一步。
在這個年代,大隊集體搞事,效率,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