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又回到主人公陳汐元這里。自從刺客大鬧林府已經過了三天,林府上下好像已經接受了刺客逃走的事實。二爺林景麒的喪事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其實陳汐元對這次風波還是挺滿意的,至少那些紈绔子弟這幾天沒有來找自己的麻煩。
從書房到尤氏所住的夫人院子要經過一座有假山的花園。那些紈绔子弟之前曾經在這里將陳汐元多次奚落,嘲笑。陳汐元以前也會在下課之后在書房逗留一小會兒,問張老先生一些功課里面不懂的地方。那些子弟便早早出了書房,在那小花園里躲了起來,待得她經過,便出來惡作劇,嘲笑她,搶走或是破壞她的書冊。張老先生也知道此事,雖然生氣,但那些子弟都是府上的少爺,他也知道林府請他來,只是為了教子弟們讀書識字和一些基本的道理,因此除了訓誡,亦是無可奈何。
張老先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幫助陳汐元,那就是下課以后在書房多留一個時辰左右,也教陳汐元一些歷史和別的東西。那小花園面積甚小,也沒什么好玩的地方。紈绔們久等陳汐元不來,自然覺得無聊,又不敢去書房生事,只好悻悻離去。如此幾日過后,他們漸漸找陳汐元麻煩也少了。所以后來,陳汐元經常在早課下課以后在書房待很久,一是為了從張老先生那里學到更多的東西,二來也是為了避開那些林家子弟。張庭瓏是當代大儒,學問涉獵甚廣,對易經等也頗有研究,還通音律,丹青之術。一老一少在書房授課,撫琴,卻也怡然自得。
這一日中午,陳汐元做完功課,又纏著張老先生讓他給自己講歷史,講到快未時,肚子也都咕咕叫了,這才辭別張老先生,離開書房,意猶未盡地往夫人院子走去。經過小花園時,她不經意間瞟了一眼,突然發現假山后面有一個黑色的衣角露出來。陳汐元第一反應是林楚峰那伙人又躲在這里來欺負她了。但是她又有點奇怪,難道這些紈绔子弟耐心這么好了?竟能躲在這無聊的地方等我一個時辰?她想到這里,不由覺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也不害怕,說道“林楚峰,是你在那里嗎?你又來捉弄于我,當心我告訴先生知道,教他打你的板子!”但是,假山后面毫無動靜。
陳汐元好奇心起,道“是誰?你這是在搞什么鬼名堂?”假山后面傳來聲音,似是有人哼了一聲,聲音很小,好似虛弱不堪。陳汐元小心翼翼地湊近假山,小聲問“你是誰?你為什么在這里?你怎么了?”那人不答,陳汐元又道“你不要嚇我,再不出來,我可要喊人啦!”假山后面總算又有了動靜,那人答道“不不可”聲音有些急切。陳汐元見他答話,問道“你肯說話啦?你是誰?”隨后循聲走了過去,只見一個黑衣人隱藏在假山的山洞口,倒在地上一動不動,已然暈了過去。
見到此人一身黑衣,躲在此處,而且好像受了傷,陳汐元突然想起“幾天前府上來了個刺客,被老祖宗打傷,然后就失蹤了,莫非就是眼前此人?”但聽說刺客是蒙著面的,眼前的人并未蒙面,看上去大約四十來歲年紀,身形瘦削,臉色蠟黃,黑眼圈甚是嚇人。她人雖身在林府,但是林府上下,大多待她并不怎么樣,要么是惡語相向,要么是刻薄寡恩,所以她心中其實也沒有幾分與林府同仇敵愾之心。正自發愣之間,那人又醒了過來。
陳汐元突然反應過來,這人若真是前幾天的刺客,那可是個行刺的兇人,也不知他會不會暴起傷害自己。哪怕他現如今看上去已經半死不活,但自己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又如何對付得了他,不禁有些害怕,便要轉身逃走。這時又聽得那人說道“小小姑娘,在在下受了傷,敢問”話沒說完,便喘氣不止。
陳汐元聽他說話,心想他連說話都沒力氣,應該沒有能力再傷害自己,就放下心來,問道“這位先生,你是不是想問,有沒有吃的?”那人好像松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陳汐元不知此人是誰,雖然他很有可能便是那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