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汐元他們在西涼嚴陣以待,等著迎接北朝的報復,但是目前洛陽之戰(zhàn)已過去半月之久,他們卻等了一個空。北朝吃了大虧,陣腳大亂。中央軍主力喪失殆盡,他們懼怕南軍趁勢攻打函谷,集全國之力在函谷關(guān)囤積了大量軍隊,再加上從中原撤回來的那十幾萬新軍,函谷關(guān)聚集的北軍有近三十萬人。這是除了各地鄉(xiāng)勇守軍之外,北朝能動員的最后力量了。目前為止,連暗影堂的人也沒有來騷擾涼州。陳汐元略微覺得有些奇怪,她想來可能是朝廷將那些高手全都調(diào)走了。
楊素和智真大師已經(jīng)到了涼州,和眾人匯合。如今,三位頂尖高手齊聚西涼武家,再加上陳汐元、武存孝這些人,光論武功,他們自認為已經(jīng)幾乎不輸于暗影堂和聽潮府這些頂級勢力。武氏兄弟有恃無恐,開始招兵練兵,擴充實力。其實這也并非不合時宜,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北朝在關(guān)內(nèi)駐守的軍隊大部分都被調(diào)走,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沒有了他們的強大軍事壓力,西涼各地的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了。涼州名義上還是屬于大離王朝的,而且涼州太守還有涼州幾個主要的世家等都是漢人,肯定不希望這里亂成一鍋粥。再加上天和牧場采納了陳汐元的建議,號召涼州人自強自立,保衛(wèi)家園,武家的這一舉動反而被當?shù)厝朔Q贊是為民請命,武家的聲望因此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這期間,陳汐元便跟三位前輩高手好好學習武功,她開始學武功的年齡畢竟偏大,而且長期自己摸索,缺乏高人指導,趁此機會她便扎扎實實重新鞏固基本功,并且糾正包括武學理論中的一些誤解。
就在陳汐元慢慢放下心來的時候,一群不速之客來到了涼州,就要闖進他們的領地。他們是來打秋風的鐵氏一族。
說起這鐵氏一族,那也有些來頭。大約五十余年前,鐵氏一族乃是盤踞在隴南的吐谷渾的一個分支,后來吐谷渾大汗去世,沒有留下子嗣。吐谷渾諸勢力展開了汗位爭奪戰(zhàn),鐵氏一族也被卷入進去。再后來,他們爭奪汗位失敗,北上逃進了大漠之中,在西部拓跋鮮卑的領地旁邊找了個地方定居下來。如今中原大戰(zhàn),漠北的鮮卑各部也不太平。去年,一場異乎尋常的大干旱席卷了大漠以北的草原,為了爭奪生存資源,本來就有嫌隙的各部族中頻頻爆發(fā)小沖突。鐵氏一族中雖然也有些人才,但畢竟總?cè)藬?shù)兵力太少,無法與拓跋氏、慕容氏等大勢力相抗,如今那些大氏族總是來搜刮劫掠他們,他們不得已,只得又舉族向南遷移,這不剛好走到?jīng)鲋莞浇K麄兊弥L門關(guān)和涼州守備空虛,便趕來搶掠物資。
說來也巧了,陳汐元剛好在西海贊扎家里住過,曾經(jīng)向他們打聽唐旄、羌國、吐谷渾等地的勢力,聽他們說起過這鐵氏一族。既然他們敢參加汗位的爭奪,應該是有一些實力,而且他們大老遠過來打劫物資,說明他們目前的日子過得不好。如果起了爭執(zhí),他們或許是會拼命的。貿(mào)然去阻擋一群亡命之徒,并不明智。但反過來說,她也可以利用這一點。只要搞定了鐵氏一族,便是自己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因為鐵氏一族的到來,武家上下摩拳擦掌,準備抵御他們的劫掠。陳汐元找到武存孝、曹峰、楊素等人一商議,覺得此事可行。此時武家正在積蓄本錢,不到不得已時也不想與這些盜匪拼命,折損寶貴的人手,同時暴露實力。于是武氏兄弟也支持陳汐元的計策,他們下令武家人馬依計而行。
武家的天和牧場之名播于天下,那些鐵氏盜匪當然不會不來碰碰運氣。但天和牧場能夠存在至今,也非幸至,其地形便十分有優(yōu)勢。古時候的涼州,便是今天的甘肅省武威市,而天和牧場便位于涼州之南的祁連山下。由于背靠險峻的祁連山,天和牧場便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后顧之憂,況且如今正值隆冬時節(jié),大雪封山,那些騎著馬的鐵氏盜匪想從背部進攻,那是做夢。進攻天和牧場的唯一道路在東北部,是一條較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