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判之時,陳汐元說對了一句話,那就是鐵氏上千族人、隨從,都得吃飯。其實不只是他們,生活在天和牧場以及他們的地盤上的所有人,全都得吃飯。人口一下子擴大到以前的三倍,吃飯問題便擺上了臺面。要想馬兒快快跑,必須先讓馬兒吃飽。如何讓多出來的這上千張嘴都吃得飽飯,這是個問題,是個決定著他們計劃成敗的大問題。
之前陳汐元買下的土地,其產能只能滿足武家上下人等的生活需要。而且這祁連山下,作物種植困難,所以即便人手大增,短時間內土地也很難提高糧食產量。陳汐元手里雖然不缺錢,但這些人總不能靠吃錢過活?確實能從周邊各地購買,但難保別人不會囤積居奇,趁機提價。再加上中原地區戰亂頻仍,就算出錢去買糧食,恐怕也買不到多少。
繼當年的威福軍軍師之后,陳汐元再次獲得了類似的地位,但當時,威福軍的軍需等有二當家劉沛負責張羅;而如今,聯合武家意欲平定涼州,又收服吐谷渾鐵氏,這些都是陳汐元自己的主意。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初次遇到此等重任,陳汐元即便坐擁妖王墓的龐大財富,當日夜里,仍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實際上,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那么嚴重,其時鐵氏族人也還算有點積蓄,而武家經過多年的經營,也囤積了一些糧食。這些物資加起來,足以供這共計兩千余人支撐到秋季。但陳汐元犯愁的問題是,以后怎么辦。
到了第二天,當她把這個問題向曹峰請教時,曹峰的回答才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思想走進了死胡同里。涼州位于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向西一路還有張掖、敦煌等城,這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聯合了鐵氏一族,便是有了充足的人手,可以將大宗的貨物運抵西域。陳汐元手里是不缺錢,可是如此交易也可以獲得大量的糧食物資。在她之前的愿景之中,曾打算建立一個西起牢蘭海、東至長門關的獨立自治地區,這就把剛才所說的那些地方都囊括在內。再向西過了牢蘭海,便是西域長史府曾經的首府鄯善。牢蘭海和鄯善這兩個地名很多讀者可能沒聽說過,但說起它們的曾用名——羅布泊和樓蘭,那很多人一定耳熟能詳。在這地方,更有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從這里再向北,是天山山脈,據陳汐元所知,烏孫、車師以及匈奴的一支殘部便分布在這一帶。如果要聯合西域各勢力,一開始通過貿易跟他們打交道是相對最安全、也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
但是,西向貿易也并非萬無一失,在這亂世,盜匪橫行。那些匈奴等部,也都不是省油的燈,若是己方派出大規模的商隊,肯定會被不少勢力盯上。且不說能否交易來足夠的糧食等物資,商隊和護送所需要的人手也不是一下就能湊到,更何況此去西域,要經過大沙漠,武家的馬匹雖多,但基本上都是優質的戰馬,馱馬并不多,無法勝任在沙漠運貨的事務。要想與西域通商,必須要想辦法搞到很多駱駝。
以上每一個都是問題,陳汐元只要想想,便能發現己方全是不足,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才剛開始,她只能不斷告誡自己必須迎難而上,在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得了鐵氏一族的幫助,其實他們的實力已經有了質的提升。況且,收服了這支來搗亂的強大勢力,也讓天和牧場在這一帶的聲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管怎么說,西向通商已經成了他們想要做大的必經之路,要想打造一個類似當年絲綢之路一般的盛景,他們的人手、實力還是遠遠不足。為此,陳汐元大傷腦筋,她一向自負熟讀詩書,但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竟一時苦無善策。
這天,陳汐元又臥在屋中翻看各種書籍,一名家丁進來道:“大小姐,有個自稱鐵家中行健的求見。”陳汐元放下手中的書,奇道:“中行健?他來見我作甚?”她對這個中行健有些印象,知道那日在八門金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