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還沒寫完,抱歉,抱歉,”
暫不提姜禮與鐘石之間,暗中勾連。此時數以百萬計的越人,放聲高呼,其聲潮駭人,鋪天蓋地,在鑒湖之畔經久不息。
姒伯陽腰間佩戴掩日劍,自臺階上一步步走下。他迎著萬眾的目光,道“天佑山越,興我邦國,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修我矛戟,與子偕作!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姒伯陽清朗的聲音,傳遍鑒湖之畔。數以百萬的越人齊聲低吼“修我矛戟,與子偕作!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最后一步走下天壇,姒伯陽緩緩捏了捏劍柄,道“諸位,自古越之后,歷經三萬載分分合合,我越國終于再立于九州了。”
“然,大越立國,非是用以仁德,更非用禮義而成。若非越人操持兵戈,血戰不休,流盡鮮血,埋骨十萬,打下一片江山。”
“我越人復國之路,還不知何時才是盡頭。”
姒伯陽道“故而,我大越之根本,乃是越之銳士。沒有銳士之利,我越人只會任人宰割,面對強敵,沒有還手之力。”
太宰上陽仲、宗伯姒梓滿等重臣,躬身一拜,道“越之銳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百戰不殆!”
轟隆隆!!
大地顫動,轟鳴陣陣,由遠及近,最后愈發密集。一座座軍陣,轟然而動,精氣狼煙,沸騰于上空,煞氣蓬勃,彌天蓋地。
“風,風,大風,大風——”
虎賁、飛熊、鷹揚,豹韜四部大軍,合有二十萬眾,結成方陣,齊聲怒吼。每一聲怒吼,都如敲響天鐘地鼓,撼動天地。
這四部大軍,是山陰氏由弱到強,直至一統會稽的重要依仗。
然而,誰能想到,這四部大軍最初的家底,只不過兩千人而已。
若非姒伯陽南征北戰,吞并各方氏族精銳。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擴軍,也不會有今時今日二十萬眾的規模。
而這二十萬精銳之師,就是姒伯陽整合會稽以后,越國對外的全部力量。
沒這二十萬精銳之師鎮壓四方,就算姒伯陽實力滔天,但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敵意,也難以招架得住。
望著煞氣漫天的四部正兵,列國使節神色各異。他們都知道,這是姒伯陽在向他們,亦或是向他們背后的諸侯示威。
新生的越國,不可辱!
“風,風,大風,大風——”
在四部精銳之師的后方,上萬黑麟騎兵策馬而來。一聲聲呼嘯怒吼,夾雜的氣血剛陽,讓列國使節徹底變色。
彭國使節公孫祝,見到黑麟騎兵的聲勢后,心中大為震動,道“騎兵,越國的騎兵,竟有這般氣象,不可思議啊!”
天下九州劃分南北,北方之州精于野戰,南方之州擅于水戰,這是天下人的共識。
北方兵甲確實比南方要強,南方水戰也確實比北方厲害。
這揚州作為南方諸州之一,論及野戰實力,或許在天下九州排不上號,但水戰實力,卻是數一數二的。
俗語有云荊揚水師,天下無敵。
除荊州之外,揚州水師的戰力,堪稱九州之最。揚州水師的水準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以至于揚州列國之間,最主要的戰力就是水師。也就是會稽氏族四分五裂,沒有時間沉淀,不然越國也有強大水師坐鎮。
對于荊揚之外的諸侯,練一支強大水師需要的糜費,足以把一個中小邦國,給拖的國力耗竭不可。
可荊揚不一樣,荊揚水系眾多,四通八達。而且水師戰法成熟,練一支水師的實際成本,要比荊揚之外劃算的多。
種種因素下,揚州各國的水師,一度比正兵戰師還多。只有極少數的大國,才會發展一下戰師。
也是因為如此,越國這個水師力量孱弱,戰師力量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