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崗是尼泊爾古典建筑和藝術的發源地,號稱尼泊爾的文化之都,又是歷史最悠久的,據稱始建于公元389年,古代客商從西藏收購羊毛、藥材、鹽巴,或者從中東和歐洲收購最好的手工制品,都會在巴德崗作一段時間的停留和休整,小鎮就逐漸繁榮起來。
到13世紀初馬拉王朝定都巴德崗后,陸續修建的王宮、寺廟等建筑,讓這里不僅有了城市的風貌,還一度成為尼泊爾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
直到1768年,這座城市才結束它五百多年作為古都的歷史,巴德崗是中世紀尼泊爾文化和建筑的發源地,鼎盛時有172座神廟,152口水井和77個水池,華美絕倫紅色磚墻和黑色木雕保留至今,不愧是尼泊爾的文化之都,虔信之城。
從獅子們進入巴德崗古城,大門門上石頭雕塑最為眾多,密密地排列在一起,特別精美。門口有一頭大石雕獅子,頭頂著一個桃子,巨大而憨厚。
莫明憶叫韓成俊過來:“你看,這和天安門前的獅子不一樣,咱中國的獅子分公母,公獅子腳底下踩球象征權力,母獅子腳下是一只小獅子,代表子嗣延綿,尼泊爾的獅子頂顆大桃子,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吧!”
巴德崗杜巴廣場有長達500年的馬拉王朝王宮,廣場上遍布諸多各具特色的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建筑,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被稱作“ 55窗宮”的舊皇宮,是瑪拉王朝的標志性建筑,也是巴德崗杜巴廣場最著名的建筑,它擁有一扇在三角型門楣上涂滿黃金雕刻的大門,是整個廣場最為珍貴的建筑,由持槍士兵看守。
舊皇宮有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整齊地鑲嵌在粉紅色的外墻上,雖經歲月侵蝕卻仿佛歷久彌新。莫明憶在此處遇到一對小姐妹,她心想:“你們是在等我嗎?”她給了兩姐妹一些糖果,開心的合影留念,莫明憶心里默默對她們說:“你是我的妹妹,只見過一面,卻再無緣分相遇!”
莫明憶往舊皇宮內走去,別院里有一處水池,據說是皇家沐浴的場所。水池由兩條眼鏡蛇保護著,池正中豎著一條青銅眼鏡蛇,直挺挺的,是塔萊珠女神的化身,很是威武。池邊也豎著一條眼鏡銅蛇,矮胖一點,它守著下方的水池出水口,與池中央那條遙相呼應,水池的出水口有一復雜的銅制雕塑,十分精致,出水口部分已經被游人摸的锃光瓦亮。
參觀完舊皇宮,他們又返回杜巴廣場,莫明憶看到一個穿的破破爛爛的女孩,身上背著她的妹妹,其中她弟弟幫她使勁綁那個帶子,以免脫落,妹妹掉下來,這里的小孩似乎很小就要學會獨立,看到她們,再看看我們,就知道什么事幸福。
這三個灰頭土臉的小孩子,給莫明憶印象最深,她悄悄的舉起相機,她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
高達30米的尼亞塔波拉神廟,是巴德崗杜巴廣場另一座著名的地標建筑,因為尼亞塔波拉是五層的意思,因此這座寺廟又被成為五層塔,它那高聳的五層屋頂在不太寬闊的廣場里格外壯觀,它是尼泊爾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也是紐瓦麗傳統寺廟建筑中的最佳典范,供奉著印度教的密宗女神希提拉克希米女神,又稱吉祥天女。
尼亞塔波拉神廟最有趣的地方,是在五層基座上左右各放置的五對巨大石刻。由上至下依次是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鷹、獅子、大象、大力士,據說每層雕像的神物都比下一層力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又比普通人大10倍。
塔身每層都有四方形塔檐向外伸展,檐下柱頭上雕刻著108個形象各異、色彩斑斕的女神像,反映著這位女神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
塔底下坐著一個美麗且眼神憂郁的女孩,她旁邊有一個漂亮的小妹妹手里拿著已經變型的可口可樂的罐子當玩具玩耍著。
尼泊爾的人文是非常豐富飽滿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