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米沒有停下包原料的動作,只是平靜的說“我要現金。”
幾個人回到了店里,老板向楊米做了簡單的介紹。中年人姓吳,經營著一家玉雕加工廠,所以常常游走在各個城市的毛料玉石集散地,尋找合適的原料。
胖老者姓關,是小城知名的古玩鑒定師,比他瘦一點的老者,就是提出要18萬購買她的原料的那位,姓古,畫家,篆刻家,雕刻家。
至于閣古齋老板,姓馬,叫馬正輝。其實楊米前世與他交往頗深,尤其是在小城居住的那幾年,往來交易頻繁,最高峰時,過手的金額超過百萬,從未有過差錯齷齪。說起來,對他可謂了解甚深。
馬老板為人精明大氣,重名聲,講信譽,頗有些江湖義氣,還算是善良人。
不然憑什么,楊米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就敢跑到陌生人的店里進行這么大金額的交易?就不怕發生什么危險或者東西被黑?要是換成黑心些的小店,這可不是沒可能發生的,畢竟財帛動人心。
楊米乍逢巨變,心態多少有些驚疑不定,暫時還不想和人多接觸。她就想和老吳定個時間,過后再來交易。但老吳不放心,一定要楊米等他一下,他馬上籌錢。
他自己手里有一部分,又打電話和相熟的銀行溝通,應該能取不少。只不過這樣還是不夠,于是又拉了馬老板到一邊,嘰嘰咕咕的商量了好一會,不知道用了什么條件,最后,馬老板答應借給他不足的部分。
對此,古老憤憤不平,早知道這樣,他完全可以拿東西抵押,向馬老板借錢拿下這塊原料,如此看來,還是沒人家臉皮厚啊!
古老二人陪楊米喝茶聊了一會兒,轉彎抹角的想打聽些小姑娘的底細,見楊米多的話也不說,口風緊的很,根本套不出什么話。感覺沒什么意思,坐了一會兒就走了。
老吳開著他的小貨車出去取錢了,楊米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老吳才匆匆回來。
楊米之前用店里的電話給一個叫高桐的同學打了電話,讓他開他爸的警車到古玩街街口等她,要請他吃飯。
他爸那輛警局幾乎報廢的警車,他爸嫌棄太舊,經常是手下的警員開車來接他上班,破車就丟家里。
高桐很小就偷偷鼓搗這輛破車,早就學會了開車,他沒事就偷偷開出去玩,不過也就在附近的幾條街轉悠,周圍的警員都認識他這輛車,也沒人會去查。楊米知道他愛玩,還讓他可以多找幾個同學。她信得過老馬,但她信不過老吳,她不怕錢被搶,畢竟有空間在,沒人能偷得了她的東西,她在意的是自己的安全。
現金在老馬的點鈔機里過了三遍,分兩包包好,像兩塊磚頭,楊米小心的放到包底。交易完成,老吳抱著那塊原料笑不可支,趕忙的開車走了。
這要是換幾年后,這樣的交易,雙方是要簽合同的。
馬老板笑說老吳這是著急回去合計怎么設計了,一塊翡翠原料的設計切割學問很大的,切好切不好利潤相差幾倍都不止。
楊米沒多停留,將背包背到身前,二十萬在二十年后都不是小數目,現在對于普通家庭就更是相當于巨款了。
出了閣古齋,不到200米就是古玩街口,這么短的距離也不會發生事情,畢竟老吳是生意人,有產業在,楊米也只是做了手預防,就是要用警車嚇走周圍可能有壞心思的宵小。
看到四個同學在破警車里笑鬧,楊米心情也隨之輕松下來。被同學問起請客的原因,就說自己在古玩街撿了個漏,發了筆小財,聽人說橫財不過夜,就找朋友想都花掉。
幾個人大喜,紛紛提議去最好的飯店。雖然私下里也奇怪為什么不見向小雨在,但猜想也許是吵架了,也就沒提。
吃飯后,又有人提議去ktv唱歌,于是又轉戰附近新開的一家大眾ktv。這一圈下來,楊米都讓上的是飲料,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