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條微博講述了楊霏小學的“事跡”。
敘述了她在小學是如何欺負同學,尤其是如何欺負柴柚,還在高中還計劃讓柴柚和曲阮跌落泥沼的。
當然,其中的名字都已經隱去,用化名代替。
“這是人嗎?這是惡魔吧!從小就壞透了。”
“人家小學要被你欺負,高中還要被你欺負?憑什么???”
“這女的有病吧!高三了不好好學習,搞這個!”
“她自己不學習,還搞得別人一天天勾心斗角、浪費生命,衰神一個?!?
“敢情她在高中搞這些事情,就為了欺負小學時候欺負過的人??!感覺腦子是有點問題?!?
“啊啊??!博主快點發下一條微博吧!現在這女的做什么我都不覺得奇怪了,我就想看她還能怎么更奇葩?!?
第五條微博在萬眾矚目之下,終于登場。
博主也表示,這是最后一條微博了。
壓軸微博,終于了楊霏假抑郁癥的證據。
同時也講述了楊霏是如何從一個大姐大,變成了現在的“抑郁癥少女”。
還有兩人久遠的對話截圖為證。
原來在小學畢業那年的暑假,楊霏和馮雅認識了一個患有抑郁癥的女孩兒。
小女孩跟她們一般大,是來姥姥家過暑假的。
幾個人一開始玩的挺好,但沒幾天,楊霏的劣根性就顯現出來,開始用各種小招數欺負女孩兒。
女孩性格內向,朋友很少,十分純真,是真心跟她們交朋友的。
卻一次次被楊霏捉弄。
相信,又被背叛,再次相信,再次被背叛。
還要聽著楊霏罵她蠢笨的話。
就連馮雅都看不過去,勸楊霏不要這樣。
可楊霏就是不聽,馮雅不愿意跟她一起捉弄人,干脆纏著父母去外地旅游。
女孩傷了心,不愿意再跟楊霏一起玩。
楊霏沒有馮雅陪著,就一次次主動找到女孩家,非要拉她出來。
女孩不想讓家長擔心,只能裝作高興的跟她出去。
再又一次被欺負后,女孩兒原本已經好轉的抑郁癥爆發了。
她選擇了用割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幸好女孩父母發現及時,人被救了回來,同時他們也知道了這段時間楊霏做的事。
兩人憤怒又難過,找到了楊霏的家長。
楊霏被狠狠教訓了一頓。
但在痛的同時,她也發現,這件事傳出去后,所有人,就連從沒跟女孩兒見過面的鄰居家孩子,都變得對女孩兒特別好。
安慰她,給她零食,還跟她一起玩。
見到自己過去,那些人都一臉防備,悉心照顧保護著她。
就因為她患有郁抑癥。
楊霏的腦子像是突然被什么滌蕩靈臺的靈藥猛地澆灌了下去,瞬間清明開闊。
原來患有抑郁癥,可以獲得這么多人的愛護和關注啊!
那為什么患有抑郁癥的人,不可以是她呢?
于是她立刻高高興興回家,登上社交軟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馮雅。
馮雅聽完很是震驚。
雅雅你到底干什么了?把人都逼到自殺!
霏花那不重要,她不是都得到那么多人的關心了嗎?
霏花你覺得,我要是也變成抑郁癥患者,會不會有更多人關心我?
雅雅好好的人怎么變成抑郁癥患者?。?
雅雅你平常瘋起來我攔都攔不住,別說抑郁了,郁悶安靜的時候我都沒見過幾次。
霏花那我不會裝嗎?
霏花你忘了?好多人都說過我長得文靜呢!
霏花班會時候我模仿春晚的小品,大家也說我學的特別像。
霏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