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只能概括,因為我不確定百分百寫對,可能會被網友吐槽。)
這場戰爭是新興工業化國家與老牌農業帝國的對決,戰爭結果可想而知,在先進的科學技術制造出的武器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啟了恥辱的百年近代史,原本獨立于世界之外、大清統治下的中國,被強行拉入到了世界體系之中……
見識了西方的船堅炮利,戰爭后一大批有識之士在天朝美夢當中蘇醒過來,他們這才意識到,他們原本看不起的“奇技淫巧”,竟然爆發這么強大的威力。林寫了一本叫《四洲志》的書,上面介紹了海外國家的地理、人文、政治、軍事情況。
“這頭(泥足)巨人還沒有被打醒!”蒙易說道。
“腐朽的清廷高層對此毫不在乎,依然閉著眼睛做世界老大,依然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薔薇憤憤無奈的說。
“誒,你們的百年噩夢從這正式開始了吧。”天使追說道。
“是的,這一創傷我們不會忘記。”
戰爭的失敗讓道光皇帝的面子丟大了,他必須找個借口,在賣國的琦善等一干奸臣的彈劾下,林則成了替罪羊。
其中原因也有英國人要求交出林,道光不想讓自家的臣子落到別人手中,故將其發配。
在發配到伊犁路上,天上的三人見到了在一行人陪同護送的六旬有余的老者,為國家未來前途的擔憂讓他生出了數縷銀發,他囑托魏源幫其完成一本名為《海國圖志》的名書。
說是名書,不是因為它有多著名,也不是它內容多震驚世人,它在國內甚至掀不起一絲波動,著名的原因是它反而成為東洋島國未來幾十年后維新的參考,國人無人問津,未來的敵人卻積極的學以至用,這后面不禁令人唏噓。
戰爭中,清陣亡兩萬多人,英僅僅死了69人,其他則是因為海難、疾病等非戰斗減員造成的。戰爭中這一巨大的傷亡差距就是由英先進武器和軍事戰術所造成,可清廷目前依然一臉無所謂。
英國軍艦倒是沉了幾艘,歸功于“老天有眼”。
“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無他深巧耳。不此之務,即遠調百萬貔貅,恐只供臨敵之一哄。況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師始能追尾,岸兵能頃刻移動否?蓋內地將弁兵丁雖不乏久歷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見面而接仗者,未之前聞。徐嘗謂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膽壯心齊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講,真令岳、韓束手,奈何奈何!”
這是林則徐貶到伊犁的途中,給友人寫的私信,時間是道光二十二年。在信中,他反復強烈的強調友人萬萬不能讓第三者知曉。上段文字看出他對戰爭后整個國家仍然固步自封的無奈。
林可以說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歷史書上記載的場面只能讓人怒火中燒,二人看著正在發生的真實歷史憤然不已。目前的國家以經開始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1844年,大洋彼岸的年輕國家加入了欺負華夏的行列,在澳門的望廈村簽署了第二份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因為當初《南京條約》簽署后他們也想要最惠國待遇未果,便糾集英、法、荷等國要挾。
在林虎門銷煙時,販賣鴉片的除了英國商人,還有美國商人、荷蘭商人。他們的利益也受到了損害,加之清廷戰敗,已經有人打了他一次,趁火打劫何樂而不為?
在談判過程中,美方軟硬兼施,采用訛詐的手法,脅迫中方談判者。耆英屈服于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7月3日,雙方正式簽訂《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