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喬青玉吃完飯了,喬家大嫂就開始準備晚上的飯。
喬青玉打開提包將給她買的東西都放在了炕上,“大嫂,這是給你買的羊毛衫,這是我大哥的,其他的都是給豆豆和菲菲買的。”
她又拿了一件棗紅色的毛衣,“這是給你家我大娘買的?!?
牛大娘雖然有些重男輕女,不過整體來講,對牛桂麗也是不錯的,家里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大嫂也沒少從娘家拿東西。
說句實話,給大嫂她媽買東西,比給她本人買都要高興。
牛桂麗搓著手,她回來的時候婆婆給她帶了一大兜子東西,里面還有給妹妹買的紅色羊毛衫還有紅色的皮鞋。
因為妹妹秋天要出嫁。
卻沒想到喬青玉竟然給她媽還買了東西,心里就很感動覺得熱乎乎的。
“大嫂,我出去轉一轉,等放學的時候順便將豆豆和菲菲接回來。”
喬青玉騎著自行車先是去了大隊部。
然后張會計熱情地帶著喬青玉去了大田。
喬家大隊是豐收公社最大的一個大隊,下面有八個小隊,這里有住戶將近五百戶,人口接近三千人。
喬家大隊的地理位置屬于依山傍水的。
不過卻不是山地,河岸上游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田野。
北方的土地都這樣,不像西北一個溝一個坡一個坎的。
視野極其遼闊,可以看到地平線。
土壤的顏色是黝黑的,抓在手里攥一把,似乎都能有油滴出來。
一路上,喬青玉耐心的聽著張會計介紹豐收公社和喬家大隊今年主要耕作的農作物。
如今寧鞍縣城已經將玉米作為主要的農作物了,而在今年,上面已經將北城作為玉米的主產地之一。
第二經濟作物就是大豆,這一次使用的是喬青玉實驗室里最原始的大豆種子。
還有水稻小麥都是如此。
既然是種子基地,那必須在這方面占有極大的優勢的。
喬青玉雖然第一次操作,但是有賀修煜給她分析形勢制定計劃,認識的人里基本還都是搞農業的,再加上靠著騰??蒲?,她做起來算是事倍功半的。
看到喬青玉過來村子里的人都喜笑顏開的和她打招呼。
如今是機械化加人力。
玉米小麥還有大豆,對于喬家大隊來講,都有豐富的種植經驗。
喬青玉在旁邊就不指手畫腳了,她是門外漢,她主要是去看水稻。
喬青玉在張會計的帶領下,來到這片水稻田,就位于第三小隊旁邊,山上有一處不大的山泉。
有幾個大小不一的水洼子,四周長滿了野草,水里有不少的小麥穗魚,小的時候,喬青玉和大哥他們經常來撈魚。
麥穗魚做魚醬,大鐵鍋邊上貼上一圈玉米面大餅子,別提多香了,就是費油費糧食,節省的人家可不會這么吃。
如今這里因為做了試驗田,所以沒有撈魚的。
要是往年的話,開春的時候閑人都會來這一片,弄點小雜魚,就是油少也沒關系,多加點農家大醬也是一樣的。
這里如今一共有五百畝土地。
現在水稻還在培育秧苗階段,插秧的話需要在當地氣溫穩定達到零上13℃度,以上地表溫度達到14℃時才開始移栽。
陽歷三月份的北方依然春寒料峭。
現在普遍溫度還零下呢。
插秧的話怎么著也要五月初那樣。
水稻在北城也要順利的推廣,如果沒有天災人禍,實驗室里出產的水稻畝產量是兩千斤。
這里就是種子基地,爭取在三年之內讓北城成為全國水稻產量最高的地區。
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