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墻里面搭了兩個小窩棚,都在靠著小扇門的地方,一邊一個,正好對稱。
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為了阻擋他人的視線。
二輝他們正在院墻那邊蓋房子,但凡爬個梯子就跟看到作坊里面的景象,為了避免這腐竹的生意還沒做就被泄漏了,所以楚秀打算以后就在這兩個小窩棚里晾腐竹,其余時間還能收攏個東西。
其實按照楚秀的想法,還真得在這小作坊的地界蓋上幾間庫房呢,但蔣大娘催的急,自己那邊的房子也急著用,因此只能先這么干著,不過到后期一定得抽個空把這庫房蓋起來。
……
三天一到,蔣大娘就提著一個小籮筐來了。
因著是第一次做,她心里又有小九九,所以就一個人過來了。
說實話這還是她第一次進這么大的作坊,當下就笑的合不攏嘴,“這么敞亮!”心態好了,干勁兒也十足,直接承諾今天的磨她來磨,其實也是怕楚秀按那契約找她的麻煩。
楚秀怎會不知她的小心思,但也沒有拒絕她的好意,“到時候咱有錢了就買頭小毛驢,讓它給咱推磨?!?
“那成,大娘就等著?!?
大豆是提前浸泡好的,因為楚秀蓋了場地,還把自家的石磨貢獻出來了,所以蔣大娘就主動退了一步,先提前浸泡了三斤黃豆。
楚秀也不打算讓她吃虧,把這筆賬記在小本本上,“咱們輪流著?!?
做生意就得親兄弟明算賬,要是今兒個這個推諉,明個那個不要的,那不亂套了嗎?所以一開始楚秀就把這寫在契約上。
因著這個,蔣大娘還說楚秀做人敞亮呢。
心里舒展了,做事就利落了,蔣麥花卷卷衣袖,“該咋做,你說?”
做腐竹不比其他,磨豆漿的時候得濃一些,這樣做出來的腐竹才會有嚼勁、實在。
因為擔心蔣大娘掌握不好量,所以這一次就是楚秀把控著量,按照一勺黃豆,兩勺多水的比例往石磨里添加東西。
其實做腐竹是有講究的,按照1:23的比例最好。但蔣大娘不清楚啊,看到楚秀這樣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這也太稠了吧?!币簿褪钦f出漿也太少了吧。
楚秀當然知道她的想法,以往他們做豆腐的時候,黃豆和清水的比例差不多是1:4,這做出來的還是老豆腐,要是更嫩一點兒的加水就更多了,但是這腐竹不一樣啊,就得比平常的濃稠一些,不然做不出來豈不浪費?
“那這一斤黃豆能出多少腐竹?”這是蔣大娘最關心的問題了。
“不少,六兩呢!”
“這還不少?”蔣大娘拍著大腿叫,要不是怕隔墻有耳,她都能吼出來,“我可不騙你啊,咱那豆腐,一斤黃豆都能出五斤豆腐,就這我還嫌不賺錢呢,你這!”壓低聲音怒吼,“你這也太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