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宸取出一張坎尼亞的地圖。
他指著地圖道“坎尼亞的國土面積是73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500公里,常住人口約970萬人,擁有三座世界級深水港,但目前開發出來的,只有一座深水港,在這里,坎尼亞港。
目前這座港口的所有權在我國手里,我想買下這座港口。”
秦若瀾皺眉道“政府會同意嗎?”
“肯定會!”
陸宸堅定道,“不僅是港口,坎尼亞國際機場的運營權也在我國政府手里,但這兩項投資,全都是失敗的投資”
陸宸又詳細敘述了一番當年華國投資的這兩個項目的歷史背景。
坎尼亞港秦若瀾沒有去過。
但坎尼亞國際機場她算是見識到了,和鵬城國際機場年客流量達到5000萬人次比起來,坎尼亞國際機場簡直就是鬼區。
陸宸等人當時下飛機時,機場內除了他們和工作人員外,幾乎沒有一個人。
可想而知華國政府當年的這筆投資有多失敗。
“這里是坎尼亞港,距離我們的實驗室,只有不到五十公里的距離。”
陸宸指著地圖上的坎尼亞港,“只要買下這座港口,將來我們就可以作為我們這座城市對外貿易的窗口。”
“對外貿易?貿易什么?”
秦若瀾錯愕道。
“汽車,新能源汽車!”
“你打算將我們的汽車制造基地建在這?”
“嗯。”
陸宸點點頭,“未來弧光汽車肯定要走向海外,這里的制造基地,就是面向整個海外市場的。”
陸宸將手指點在地圖上。
他指的位置,正好和索格里以及坎尼亞港呈一個“l”型,而這個位置,就在“l”型的拐點上。
“可是工人呢?”
秦若瀾道,“坎尼亞可沒有適合制造新能源汽車的工人。”
的確,坎尼亞人的識字率還不到1,讓他們來生產新能源汽車,簡直就是搞笑。
“當然是從國內招人,一個合格的城市,怎么可能沒有足夠的市民,他們就是這座城市的第一批市民。”
秦若瀾突然覺得,陸宸是不是一切都早有預謀。
以新能源汽車為根基,建立一座城市可行嗎?
當然可行!
但前提是,這個新能源汽車要有足夠大的市場。
秦若瀾對弧光汽車未來的市場占有率絲毫不擔心。
有了足夠大的市場,就需要足夠多的工人來生產它。
宸升科技區區生產一個電池管理系統,就需要兩座工業園近七萬工人,生產完整的新能源汽車,需要的工人可比電池管理系統要多多了。
“我承認,以新能源汽車為根基,的確足夠建立起一座城市? 但是從利益的角度? 完全得不償失。”
秦若瀾分析道,“坎尼亞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 你在這兒生產汽車? 需要的零件還要從國外購買,再對外出口? 進關稅就要多收一倍。”
“關稅?”
陸宸搖了搖頭,“你覺得我會對一個只向會往自己口袋撈錢的政府交稅?而且? 就算我向他們交稅? 他們敢收嗎!”
說到這,陸宸言語中充滿了對坎尼亞政府的蔑視。
他還從沒聽說過強者需要向弱者交稅的。
到時候誰向誰收稅還真難說。
秦若瀾看著陸宸,感覺他根本不像是一個商人。
不,這種感覺其實秦若瀾不是第一次有。
她一直覺得陸宸不像是一個商人? 只是這是對方第一次在她面前展露自己的野心。
建立一座屬于自己的城市? 那擁有守衛這座城市的軍隊根本是顯而易見的。
“其實你完全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