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也不是專門捕鷹的,只不過是比較針對速度型對手而已。
在柘柝城的一個半月時間,奧斯欽可是搞出來不少有意思的小東西。魂力等級提升了,很多以前受限于魂力不足而無法使用的魂導器制作技巧,現在可以嘗試了。比方說:制作納米機器人。
微雕這項技巧奧斯欽很早之前就掌握了。作用效果和威力基本上相同的兩件魂導器,奧斯欽制作出來就比奧斯卡制作出來的體積要小。就是因為奧斯欽的微雕技術更好,能夠在不影響魂導器銘文法陣效果的前提下,將其刻畫的更小。
但是人力微雕基本上縮小到一粒大米的程度就算是極限了,想要在納米單位材料上做文章,那就需要借助機器的力量了。
納米雕刻儀這種東西制作難度其實不算大,但是難在使用上。因為需要維持雕刻針的平穩,所以納米雕刻儀的魂力供應不能是奶瓶功能,必須魂師自主供應。
原因嘛,自然是前者的魂力供應無法做到平穩。儲存在奶瓶之中的魂力不是往外倒就能倒出來的,它需要外部有吸力往外吸。就跟汽車踩油門供油似的,那汽油往外出是一股一股的。就算外部的吸力能夠保持平穩,儲存在奶瓶中的魂力往外冒的也不平穩。
所以還是手動供能吧!只要魂師的魂力掌控足夠優秀,那么魂力的供應就能保持足夠平穩。
納米微雕相當費時,所以其所需的魂力數量自然少不了。這種情況造成的結果就是直到奧斯欽獲得自己的第六魂靈,他才有能力單獨制作納米機器人玩。
這不,趁著在柘柝城的時間,奧斯欽就把新的魂導器圖鑒給開出來了。因為制作的過程實在是費時費力,所以現在的奧斯欽手里總共只有三種納米機器人。
第一種是電漿納米機器人。五個電漿納米機器人可以構筑出初始的一平方米的電漿地獄(就是奧斯欽布置在柘柝城院子里面狠坑了劍斗羅、寧風致他們的那個東西),在這個初始電漿地獄區域成型以后,只要按照合適的方位布置,每增加三個電漿納米機器人就可以新增一平米電漿地獄面積。
搞出這個東西來是因為奧斯欽覺得在地底埋設電漿發生器實在是太麻煩了,柘柝城里面那種要一口氣住上一個月以上的臨時駐地,或者是永久駐地弄上這么一個還行。那種只休息一個晚上的臨時宿營地,實在是不方便布置這種東西。
但是這么好用的防御反傷武器,不用又實在是可惜。嫌布置起來麻煩,那就干脆不往地里面埋了。直接把發生器放在地面上太明顯坑不到人?那讓人看不見不就完了。
這要是放在前世,電漿發生器上面套上一個光學隱形魂導器也就差不多夠用了。畢竟那些個什么聲吶啊之類的裝備(紅外探測沒用,電漿發生器是機器、金屬,不運作沒熱量的),體積都不小,除非是執行特殊探測任務,否則沒人帶的。
但是這是斗羅大陸,有魂力的,有便攜式多功能探測魂導器的。考慮到給電漿發生魂導器套專屬反探測魂導器的麻煩程度,奧斯欽選擇縮小這玩意的體積,并且讓它擁有自主漂浮飛行的能力,直接模仿空氣中的灰塵。
(話說納米機器人的體積是不是比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還小來著?)
第二種是重力操控納米機器人。這種納米機器人構成重力區域的數量要求跟電漿納米機器人相同。作用通過名字也很好理解,就是操控重力。到底是超重,還是失重,在納米機器人操控者的一念之間。
還有第三種,游離式探測感應納米機器人。簡單來說,就是探測魂導器延伸體。
探測魂導器的探測精度是會隨著探測距離的增加而逐漸下降的,但是有了這種納米機器人就相當于衛星組網了,只要需要探測的目標還在探測魂導器的探測距離之內(奧斯欽目前的探測魂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