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時的美國人都彪悍的很,賞金獵人們更是其中佼佼者。
拋射這種射擊戰術,起碼拿破侖時代就出現了。這時的前裝槍口徑普遍極大,鉛彈重量普遍在25克左右甚至30克以上。即使是“丟”過去,也是能砸死人的。
只要彈頭重量足,什么武器都能玩拋度嘛,就根本談不上了。不過,如果密集陣型多放幾槍,士兵們會逐漸修正。幾輪之后,總會有一些倒霉蛋的。
至于西考克一個賞金獵人敢打加拿大的主意,其實并不奇怪。這時已經不是1812年了。而兩三百年下來,哈德遜灣公司都無意發展“民生”,就是個不斷為英國主子提供金錢的機器而已。如果不是有英軍罩著,其實就是個弱雞。
順便說一句,現代也差不多。
歷史上南北戰爭結束后,大量的愛爾蘭退伍兵組成了愛爾蘭獨立組織芬尼亞兄弟會,他們的目標也是攻入加拿大。嚇得英國人立刻向美國政府求援。
至于英國人為何向美國求援。你只要記住,林肯死后,國際資本立刻控制了美國。所以,英美又一家親了。
所以你真的認為是北軍贏了嗎?
林肯的死,標志著美國被人玩了一次大腦摘除手術,并從此成為一具強大的“煉尸”。
不過湯姆確實以為是北軍贏了,他這時還沒徹底意識到美國真正的敵人是誰。
實際上直到現代,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沒能弄明白這一點。他們愚蠢的認為以為現代美國就是他們的先輩想要的那種。并在資本家給他們的“民主”游戲里沾沾自喜。
淡化!篡改!刪除!是歷史的普遍的現象。
就像現代中國,很多傻子悲痛毛熊的去世,這特么太滑稽了。就這么說吧,朝鮮戰爭雙方上百萬的傷亡,某種程度上就是拜斯大林的陽謀所賜。他認為朝鮮無非是三種結果,但志愿軍打出了第四種,給了他一記耳光。而共產國際一開始援助中國的共產黨和國民黨,只不過是列強對中國分而治之的共識的一部分而已。
很多人都認得“瓜分”兩個字,卻不知道什么意思。
后來中蘇交惡,不如說是因為積怨已久。
作者君一直認為,遵義會議剝奪了共產國際的人領導權后,才能叫中國共產黨。別慌,1943年得勝大大歡迎共產國際散伙,上過報紙。所以不用刪。
這些歷史記載就在那里,中國沒人掩蓋,只是不便提而已。
西考克能以500對5000,誰都看得出來,加拿大就是個弱雞。
所以他就像后來的愛爾蘭人,立刻打起加拿大的主意。無論怎么看,深入哈德遜灣沿岸再整一波,都是穩贏。
這人在歷史上就是個著名賭徒,更何況現在贏面極大。
湯姆有些驚奇,這家伙真是敢想?。?
喬治反而沒什么異樣,冷著臉:“你想組建一個傭兵團,還想得到開拓團的承認?還想獲得更多更好的武器裝備?還想獲得招募志愿兵的權力?”
西考克不慌不忙,他可是做了功課才來的:“指揮大人,克魯格先生,我認為,開拓團的賞金獵人太多了。如果想讓他們發揮長處,而不是整天打架斗毆偷雞摸狗,傭兵團無疑是個合適的場所。我猜他們對加入傭兵團一定熱情高漲。無所事事的日子,對于他們來說太多了。而那些農夫,也可以多一個收入來源,更何況工作幾次之后,無疑就可以稱之為老兵了。”
喬治臉色一動,這倒是個好辦法。這幫混球其實算是個“社會問題”,可以說是警察局的常客,大錯沒有,小錯不斷。偏偏喬治舍不得把他們弄去煤窯,都是打仗的好手啊。
西考克一看有門:“而且,傭兵團是民間組織,如果需要為開拓團處理一些不太方便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