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大聲爭論著,引經據典,為自己的觀點張目,而臺下諸人也一邊聽著臺上的人議論,一邊小聲的與身邊的人討論。
激辯一個多時辰后,田冀見諸子上去了一個又一個,但更重視道德的人認為孝行更重要,更重視律法的人則堅信國法更重要,無論是誰,都沒有拿出一個令所有人信服的說法。
旁聽許久,田冀見上臺的諸子翻來覆去就是那些說法,已經沒有新意,便搖了搖頭,向前走一步,然后輕咳了一聲。
臺上一直關注齊王的諸子,一見齊王向前,立即停止爭論,并向齊王拱手行禮。
接著,高臺周圍的人也紛紛向齊王看去。
此時,田冀見周圍已經安靜下來,而且眾人全都看向他,這才緩緩開口道“自田廣的事情發生以來,寡人也在思索這個問題,道德與國法究竟哪個更重要。
孟子曾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現在,寡人想說的是,道德是寡人想要的,國法同樣也是寡人想要。雖然孟子可以舍魚而取熊掌,但是,寡人卻不想失去道德與國法中的任何一個。
國無德則不穩,國無法則不固,失去任何一個,都是國家的災難。”
說到這,田冀周圍的眾人全都點頭,露出認可之色,便繼續道“這幾天來,有人上書寡人重德輕法,因為以德治國比依法治國更高明,但寡人度才量力,覺得自己德行不夠,沒有達到以德治國的境界,強行之,則國家必定混亂。
也有人上書寡人重法輕德,這樣就簡單容易快捷,但是,寡人以為法律固然可以明是非,但是若是沒有道德的自我約束,那么智巧之士就會到處專研國法的漏洞,然后謀取私利,智巧橫行,受傷的便是遵守法律的人。這是寡人所不愿看到的。
還有人上書寡人,說此事難以決斷,要么同時籠絡雙方,要么同時斥責雙方,這樣就可以將問題壓下去,二十多年前,叛逆田文為相時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這樣做的話,這個問題依然還沒有得到解決,因為道理沒有說通。”
眾人聽到,同時拱手道“大王英明。”
此時,田冀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周圍的眾人,問道“今日群賢畢至,寡人心中有一些疑問需要向群賢請教。”
“不敢!”眾人皆拱手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