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何與群臣商議了之后,果斷采納了藺相如的建議,然后召見三國使者,表示愿意將重丘、牡丘兩邑歸還齊國,并割觀津東部的五座城給趙國,但絕不會歸還聊城。
山陽君與魏齊游說無果,在對楚國還有極大的顧慮的情況下,只好無可奈何的前往重丘游說。
重丘。
田冀一聽趙國不愿歸還聊城,當即怒道“聊城乃是我齊國西境門戶,趙國占據聊城,這分明便是窺覦我河濟之地,打算搞定秦國之后,再繼續攻打我齊國。
既然趙國不愿放過我齊國,那就繼續打下去好了,憑我齊國之力,就算燕國全力支持趙國,寡人也絲毫不懼?!?
田冀斬釘截鐵的說完,然后立即看著山陽君與魏齊道“聊城乃我齊國河濟的門戶,對我齊國至關重要,有勞兩位使者去警告趙王,若是趙王不歸還,那寡人就親自率軍去取。
只是,到那時候,你們三晉就別怪寡人與秦國聯合夾擊三晉?!?
“哼!”
說罷,田冀冷哼一聲,再次拂袖而去。
齊王一走,隨侍的范雎立即沖山陽君二人喟然長嘆“唉兩位,這”
山陽君與魏齊聞言,全都有些難以面對范雎。
此時,山陽君拱手道“范叔,非是我等沒有盡心勸說,實則是趙王不愿啊。”
范雎聞言,點了點頭,又拱手道“山陽君、魏相,趙國能用五座城池還聊城,足以說明兩位已經盡力了,對此,我齊國深感謝意。剛剛大王言語過激,還請兩位見諒?!?
魏齊聞言,嘆道“范叔乃是智者,可謂知人矣。之前我與山陽君在邯鄲之時,不僅入宮勸說了趙王,而且還廣泛的聯系趙國群臣,聯絡那些親近楚魏韓三國的人,讓他們也幫忙勸說。
只是,趙王不許,所以才來游說齊王,希望齊王能答應用五座城池換聊城。若是可以”
此時,魏齊看著范雎,試探道“若是可以,敝國再給齊國三座城池,以讓齊趙講和。”
范雎聞言,臉色微沉的道“魏相,山陽君,聊城之地雖然肥沃,但是,聊城終究也是一座縣城,論地位遠不及我齊國的都城阿城、高唐,且論財富、論人口、論土地,聊城尚且不如觀津以東的五座城池。
敝國之所以一定要聊城,而不要更加富裕的五座城池,難道是想要托著趙軍不放,坐視秦國欺凌韓國嗎?亦或者是貪圖土地財富嗎?
不是”
范雎搖頭道“敝國之所以要聊城,乃是真心想要與趙國交好,讓齊趙之間再無戰事,故而以此試探趙國。若是趙國歸還聊城,那就說明趙國已經放棄了繼續攻打敝國,若是趙國一定要保留聊城,這就說明趙軍退兵只是權宜之計,等兩年,等趙國恢復元氣,就會再次攻打我齊國。
如此,大王豈能答應,我齊國好不容易將趙國拖到內憂外患的境地,為何要放過趙國,等趙國恢復后再攻伐我齊國。
這才是大王拒絕的理由。”
說到這,范雎鄭重的道“所以,只要趙國還沒有真正與敝國講和誠意,那敝國就絕不會與趙國講和,別說是五座城池,就是五十座城池,敝國也不會答應的?!?
說罷,范雎拱手道“還請兩位再走一趟邯鄲,請告訴趙王,敝國只要聊城,哪怕趙國那觀津來換,敝國也不會答應的?!?
山陽君與魏齊聞言,不禁長嘆一聲,他也覺得趙王死守著聊城不放,的確是有繼續攻打齊國的意思。
若是不能真的講和,齊國君臣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不久,山陽君二人便心情沉重的走了。
二人走后,范雎來到一側的大帳。
此時,正坐在帳中主位上看書的田冀見范雎來,立即放下手中的典籍,看著范雎問道“丞相,如何?”
范雎笑道“大王請放心,臣已經激起了山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