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軍和義渠大軍的最終決戰地點也許就在槐谷了。”
副將李友聽著左庶長吳起說出的分析連連點頭,看著那清晰可見的沙盤所示的槐谷地形他最終說出了這么一番話。
“只能說對于我們有利的戰場是在槐谷,至于下一步的計劃嘛還要看義渠人到底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謀定而后動,只要義渠人沒有下一步的動作,我們切不可輕舉妄動。”
明白自己所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的吳起選擇了更加穩妥的一種方式。
說完自己的謀劃之后,嬴連將目光看向了還在觀看著沙盤的副將李友命令道“命令軍中斥候時刻盯緊義渠大軍的動向,如果發現義渠大軍有什么異常的話立刻上報。”
“諾。”在聽到左庶長吳起的命令之后,副將李友躬身領命。
“對了軍中士卒的情況怎么樣?”
在處理完義渠人的事情之后,吳起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自己麾下的二十萬大軍之上。
涇水大營的那對河西士卒的暗中談話讓吳起至今回憶起來都記憶猶新,想到那一老一少話語之中的落寞與自責吳起就感覺到一陣的后怕。
無論是在魯國還是在魏國吳起所率領的都是一國的精銳,所以他難免對于士卒的情緒有所忽略。
身為一名愛兵如子,與士卒通吃同住的吳起對于自己的對于士卒的情緒的疏忽感到十分的在意。
如果不是當時嬴連和他聽到了那對河西降卒的對話并及時做出補救的行為的話,一旦這些士卒走上戰場,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壓力與自責或許能夠讓一個人振作,但是過度的壓力對于人而且是即將走上戰場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壞事這么簡單的。
所以在考慮完義渠的下一步的動作之后,吳起開始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士卒的情緒之上。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副將李友帶給他的并不是什么壞消息。
“啟稟左庶長士卒們戰意高漲啊,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的想要和那些義渠人大戰一場。”
聽到左庶長吳起問起秦軍將士們的情緒之后,副將李友面帶笑容的說道。他的話語之中也是帶上了幾分興奮,可見不僅是將士們,就連李友這個此次大軍的二號人物的心中都生出了滾滾的戰意。
“真的?”
看著自己面前的副將李友帶著一副笑意的問道,吳起故意做出了一副不信的神色向他反問道。
“當然是真的。不信左庶長可以自己去看,看看那些士卒是否和我說的一樣?”看著吳起臉上一臉疑惑的表情,副將李友心中有些著急了,他一臉焦急的邀請著吳起去巡視一下整個秦軍大營。
“既然是李友將軍的邀請,吳起就不推辭。不過吳起希望李有將軍可以和吳起一起去看看,如何?”
在李友說完之后,吳起臉上的疑問忽然被笑意取代。他一臉笑意地對著將軍李友邀請道。
看著左庶長吳起臉上的笑容,將軍李友如何還不知道自己是中了吳起的激將法。但是他的心中卻是沒有一絲的怒意,有的只是對于面前這位左庶長的無奈。
“看來李友是推辭不了了,那么李友就應下這個任務了。”副將李友對著吳起躬身拜道。
然后左庶長吳起就帶著副將李友掀開了大帳,走入了大軍所駐扎的營地之中。
“左庶長,將軍。”
“左庶長,將軍。”
“左庶長,將軍。”
吳起和李友緩緩的走在大軍的營地之中,一隊隊的士卒從他們兩人的身旁經過。他們也都認識這支大軍的一二號人物,所以一路之上稱呼左庶長,將軍的聲音不絕于耳。
“左庶長,看看那些巡邏的士卒,我說的沒錯吧。軍容嚴肅,隊列整齊,一看就是精銳的模子。如果假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