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早已準備就緒的替補便會立刻頂上以便可以為大軍持續的保護。
“第一排弩手放箭。”
在義渠的箭雨之后,吳起立刻命令位于劍盾步兵之后的秦軍第一排弩手開始射擊。
面對帶著強大沖擊力的弩矢,一位位沖擊而來的義渠騎兵紛紛被這些短小但是極其致命的弩矢擊落下馬。
“第二排弩手放箭。”
“第三排弩手放箭。”
……
在吳起接二連三的命令之下,一排排的秦軍弩手們紛紛扣動自己手中強弩的扳機,然后他們就看到一位位義渠騎兵被自己射于馬下。
在經歷了幾次的弩矢打擊之后義渠大軍也來到了距離秦軍方陣只有數百米的地方雖然在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的情況下他們這些輕騎兵根本不能發揮自己全部的沖擊力,但是快速騎兵的沖擊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戟陣起。”
看著這些即將沖擊而來的義渠騎兵們,吳起對一直等候著秦國長戟兵們下達自己的命令。
伴隨吳起的一聲令下,長戟兵來到了秦軍方陣的最前方。他們將自己手中的長戟斜插入地,用戟刃對著即將到來的義渠騎兵。
不斷加速的義渠騎兵看到眼前寒光凌厲的戟刃心中發寒正想要減速停止。
可惜已經為時已晚,鋒利的戟刃一下子就將沖擊而來的義渠輕騎兵們給刺了個對穿。
隨著義渠騎兵的速度受到了限制,接下來的戰局就陷入到了血腥的生死搏殺之中。就在槐谷這狹小的地域之中一場數十萬人參與的戰斗開始了。
依靠著兵卒的配合已經人力上的優勢,在經歷了數個時辰的浴血奮戰之后秦軍最終獲得這次槐谷大戰的勝利,大破義渠十四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