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以秦軍騎卒的軍禮致敬吳起之后,全旭滿懷激情地說道。
“快去吧。”說著吳起將自己懷中的一個調兵虎符交到了全旭的手中。
“諾。”
在吳起命令之下,全旭騎著身下的戰馬向著行進大軍的前方趕去。
之后在這一支漆黑的大軍之中突然分出來的一隊數量大約一萬的秦軍士卒,在吳起調兵虎符的命令之下他們跟隨全旭向著云陽飛奔而去。
“全旭,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爭取了。”看著遠遠離開的那隊大軍吳起心中想到。
在脫離十數萬大軍的隊伍之后,全旭所率領的這一萬秦軍就如同掙脫了牢籠的野獸一般,向著坐落在不遠處的云陽城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而就在全旭率領著一萬秦軍向著云陽城直撲而來的時候,云陽城中卻是一片混亂。
被義渠王義渠瑛委以重任的王方在收到秦國大軍擊敗義渠大軍的消息之時就已經知道大事不妙。
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心腹和魏國特使公叔痤趁夜離開了這座對于義渠來說極為重要的云陽城。
王方是義渠王親自任命的云陽城的最高官員。他一走,整個云陽城立刻就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
本來身處大戰后方的云陽城還算穩定,但是隨著那些僥幸從秦軍手中逃脫的義渠潰兵的涌入云陽城中開始變得人心惶惶。
一場大戰的失利讓義渠人再也沒有了對于秦國人的蔑視,而他們祖輩對于秦國的恐懼再次出現在了他們的身上。
原本在這種情況之下正需要一個有分量,有地位的人出來主持大局。
但是義渠王戰死在了槐谷之戰之中,王子義渠章戰死在了那夜秦軍的襲營之戰中,而云陽主官也在見勢不妙之后逃之夭夭。
面對這種群龍無首的局面,大部分義渠人帶著秦軍隨時可能到來的恐懼逃往了北方義渠故地。
而留在云陽城中的那一小部分不愿離開或者說離不開的則是只能在云陽城中瑟瑟發抖,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害怕著秦軍的到來。
“秦軍來了,秦軍來了。”
就在他們害怕之際,一個對于他們來說是噩耗的消息在云陽城中不斷的傳揚。
盡管他們心中不愿,但是秦軍還是到了。
站在云陽城的東邊的城墻之下,看著那面自己自從軍之時就一直駐守的城墻全旭的心中就是一陣的悲傷。
他忘不了初次值守之時,隊長對他說的每一句話。
他忘不了將軍白復每次夜晚巡查之際都會在他的肩上輕拍一下,以此來表達他對他們這些士卒的鼓勵。
他更忘不了那夜義渠大軍攻城之際,他們將生的希望讓給了自己將自己送出這座城池時的欣慰。
那五千張面孔雖然他全旭不能一一記住,但是那五千位云陽烈士都是他全旭的親人。
“將軍,隊長,我全旭回來了。”
看著那依舊熟悉的城墻,全旭的高喊聲中不由自主地帶上了哭泣。
過了一會兒之后全旭慢慢將心中的痛苦收起,他的眼睛漸漸變得通紅,那里面充斥著的是對于義渠人的仇恨。
他的手慢慢摸向了自己的腰間。
隨著一聲清脆的劍鳴聲,長劍緩緩地從劍鞘中被拔出。
全旭將長劍的劍尖指向那座曾經屬于秦國但是被義渠搶奪而去的云陽城,然后他用自己最為巨大的聲音吼道“殺。”
“殺。”
“殺。”
“殺。”
全旭一聲令下,他身后的一萬秦軍附和著大喝三聲后就排好隊列,朝著前面的云陽城前進。
面對秦軍即將到來的進攻身在云陽城內的義渠人立刻就慌了神,他們忘不了那夜秦軍瘋狂的追殺。
看著愈來愈近的秦軍,有的義渠人選擇放下武器投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