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嬴連的命令從涇陽發出經過了數百里的傳遞之后終于送到了秦國此次抗擊義渠的主將左庶長吳起的手中。
早就對于現在的戰局有過推演的左庶長吳起明白以現在秦國的國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持如此覆滅義渠的大戰。
所以對于秦公嬴連命令自己率領大軍回返國都涇陽,吳起心中其實早就有所準備,也提前做了一些部署。
駐守在蕭關的秦國十萬大軍在接到了左庶長回師的命令之后,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復雜的。
他們心中既有一些不甘也有一些欣喜,而這些士卒心中的最深處卻都存在著悲傷。
不甘心的是這次他們無法完全消滅義渠,解決秦國北方這個心腹大患;
而欣喜的是他們這些老卒終于能夠以獲勝者的姿態回到自己的家鄉,讓家鄉父老知道他們此次大戰之中的功績;
至于傷悲則是為了他們在戰場之上戰死的那些同袍們,為他們沒有能夠看到大軍勝利凱旋的這一天而感到傷悲。
無論怎樣伴隨左庶長吳起率領十萬大軍從秦國四關之一的蕭關出發回師涇陽,這次抵抗義渠進攻的戰役最終以秦國的勝利告終。
這些為了秦國出生入死的秦軍將重走他們數月以來的征程,回返涇陽接受秦公嬴連給予他們在此次戰爭奮勇殺敵的封賞。
就在秦國十數萬大軍向著秦國國都涇陽城大踏步地前進,就在秦國群臣在涇陽翹首以盼將士凱旋的時候,一封封信件從秦國都城涇陽通過各種方式送出。
這些信件的內容無一例外都是記載著這次秦國對于義渠大戰的經過以及結果,而這些信件的目的地則是山東諸侯的幾案之上。
山東諸侯在看完了他們派駐在秦國國都涇陽的細作搜集的關于這次大戰的情報之后,他們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他們之中有為秦國這個華夏諸侯擊敗戎狄義渠而大聲叫好的,也有對于這場發生在西部蠻荒之地的大戰而不以為然的,更有對于秦國這個國家而心懷戒備的。
而最關心秦國此次戰況的莫過于秦國的東方鄰居,并且在一年之前的河西之戰中曾經大敗秦國的當世第一強國魏國了。
“相國,魏侯已經等待了相國許久了。”
在建筑恢弘的魏國宮室之中,身穿著魏國赤色官服的宦者令正引領著魏國相國翟璜向著魏侯魏斯經常召見大臣的涼亭趕去。
從宦者令那凌亂而加速的腳步之中,拜相多年的翟璜知道此次魏侯召見自己一定是為了一件大事。
至于是什么大事?
跟著宦者令小步快走的魏國相國翟璜心中卻是有了幾分計較。
“魏侯,相國已經到了。”
帶著相國來到涼亭之后,宦者令對著涼亭之中已是滿頭白發的魏侯魏斯躬身說道。
正在小桌之上擺弄著自己圍棋的魏侯魏斯聽到宦者令的稟報之后并沒有抬頭,只是對著宦者令做了一個退下的動作。
“諾。”
看到魏侯的示意之后宦者令不敢多言,在躬身應諾之后就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座涼亭。
至此這座涼亭之中已經沒有了其他人,有的只有兩位都已經白頭的老人。
“相國,來,坐。”
等到宦者令離開之后魏侯魏斯依舊沒有抬頭,他一邊繼續擺弄著面前的棋局,一邊用手指著自己前方的那張坐席說道。
“多謝魏侯。”
出仕魏國多年,翟璜也算是對眼前的這位魏國君主有了幾分了解,他也沒有客氣只是道謝了一聲之后就在魏侯魏斯面前坐了下來。
“相國啊聽說了嗎?秦國的連小子可是干的不錯啊。”
等到相國翟璜坐下依舊沒有抬頭的意思,依舊是那副模樣和自己的相國說著來自西方秦國的消息。
“不知魏侯所說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