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國都城涇陽那扇不知開關了多少次的城門緩緩開啟之時,涇陽城中的秦人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天。
今天對于每一個秦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
因為就在今天十數萬秦國大軍將凱旋而歸。
數月之前當義渠來犯之際,他們唱著無衣送別二十萬秦國大軍開赴前線。
那時涇陽城中的秦人不知道這些秦國士卒的命運會如何?
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擊敗來勢洶洶的義渠大軍?
更不知道秦國究竟能不能挺過這次的劫難?
他們當時什么也做不了,唯一可以力所能及的就是在出征之前送別這些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們。
后來從前線傳來的戰報讓秦國國都涇陽城中的秦人個個都是喜出望外。
他們的子弟兵們不僅擊敗了二十萬義渠人所組成的大軍,更是一鼓作氣打到了蕭關。
二十年前被義渠人侵占的故土被收復,二十年前的義渠施加在秦國面上的恥辱被洗刷。
這如何能不讓血氣方剛的秦人為此而歡欣鼓舞。
據負責秦國都城防衛的衛尉百里都的稟報,在捷報傳來當日涇陽的大街之上都是呼朋引伴慶賀之聲。
今天是他們的功臣,是他們的驕傲,是他們心中最為敬重之人凱旋而歸的日子,涇陽城中的百姓們又怎么會缺席呢?
這不一大早城門剛剛開啟之時,這些秦人們便穿著自己最為隆重的禮服趕到了涇陽城西北的涇水岸邊聚集。
他們要在這里等待著秦國的十數萬大軍,他們要在這里親眼看著他們的大軍凱旋而歸。
伴著嘩嘩的涇水流淌聲,這些秦人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談論著自己收到的關于此次大戰的消息。
不同于送別出征大軍之時的臉上的沉重,此時的涇陽秦人的臉上都是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我和你說這次我秦國大軍能夠取勝主要取決于一個人。”一個秦人對著身邊的同伴神秘的說道。
看著他這副知道什么消息的表情,他旁邊一個同伴有些忍不住地問道“誰啊?我可是聽說這次大戰可是我秦國二十年來少有的大勝,誰這么厲害?”
聽到有人發問了剛剛那個引起話題的秦人臉上就是一陣的自得。
而當他贏得了周圍人的關注正要開口出聲的時候,一個聲音傳來卻是打斷了他的賣弄。
“別賣關子了,不就是這次我們秦國主將左庶長吳起嘛?”
自己的賣弄被打斷這個秦人就是一陣的憤怒。
正當他想循著聲音去尋找這個人的時候,卻發現身邊的秦人圍得的是越來越多。
他根本沒有辦法判定到底是哪一個不長眼的人拆了他的臺。
既然人太多找不到他也索性不找了,心中一動他又有主意了。
“說起這左庶長啊,他本不是我秦人,他乃是武王弟康叔的封國衛國之人。”
“至于左庶長怎么到的秦國,這都和我秦國國內一個人有關。”
說到這里這位秦人閉上了嘴,用自己的視線環顧一圈,發現周圍的秦人們都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看得出來周圍這些秦人們對于在這次大戰之中立下奇功的秦軍左庶長吳起有著很大的興趣。
“這一切都和現任的秦國國君……”
“左庶長乃是天下大才,嬴連初到魏國之時就有幸遇見左庶長,能夠得到左庶長輔佐更是嬴連此生大幸。”
就在眾人聚精會神地聽著這位秦人講述著關于左庶長吳起的故事的時候,一個年輕的聲音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循著聲音看去他們的身后正是由數千秦國銳士護衛著的秦公車駕,而車駕的身后跟著正是位高權重的秦國諸位大臣們。
“拜見秦公。”
看到秦公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