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師甘涼的一番話語讓書房之中的吳起和甘龍立刻就是茅塞頓開。
只能說老太師不愧是老太師,甘涼出仕秦國數十年,前后一共歷經了五位秦公。
這數十年的宦海浮沉讓這位老人看遍了秦國朝堂各個勢力之間的明槍暗箭,爾虞我詐。
對于即將要接掌并立志改變這個國家積貧積弱局面的大良造吳起和廷尉來說,這位老人的一言一行都顯得那么地珍貴。
吳起和甘龍在甘府的書房之中呆了許久。
一直到天色漸晚,夜幕降臨之時吳起才由甘龍送出了甘府。
從甘府回到秦公嬴連賜給自己的府邸之后,吳起立即將自己關在了書房之中并囑咐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準踏入書房半步。
面對吳起如此嚴厲的命令,大良造府的侍者只能是躬身應諾。
就這樣吳起一連幾天都呆在了自己的書房之中,連秦國的朝會都沒有去參加。
涇陽宮,政事堂,秦國大軍凱旋之后的首次大朝會就在這里舉行。
“諸位今日是我大軍凱旋之后的首次大朝會,諸位如果有什么要事盡管可以在朝會之上說出來。”
坐在自己的坐席之上秦公嬴連的臉上浮現著淡淡的微笑,任誰都可以看出今天秦公的心情可是十分不錯。
在秦公嬴連發話之后坐在他右邊下首的涇陽令李友從自己的坐席之上起身,然后快速地來到了中間的過道之上躬身一拜。
“臣涇陽令李友拜見秦公。”
看著這位出身隴西李氏的涇陽令李友,秦公嬴連對他的印象可以說是十分的不錯。
涇陽令李友本是靈公舊臣,這個身份就決定著他從始至終就是靈公一脈的秦公嬴連的人。
一年之前秦公嬴連能夠進入都城涇陽,也正是身為涇陽城東門守將的李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后來李友更是跟隨吳起北抗義渠,為秦國的這次大勝立下汗馬功勞。
如此一位有才能的秦國重臣,秦公嬴連又如何不會欣賞呢?
看著面前英武有力帶著老秦人特有的粗獷氣質的將軍李友,秦公嬴連的語氣之中也不由帶上了幾分和善。
“涇陽令輔助大良造,為我秦國收復失地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知涇陽令有何事要奏?”
秦公嬴連的話讓在場的秦國重臣們心中都是一動。
這位涇陽令的官職雖然不算高,但是從秦公的話語之中可以聽出秦公對這位涇陽令可以說是十分地欣賞。
有了秦公的賞識這位涇陽令的前途還會差嗎?
如果自己現在趁這位涇陽令李友還未登臨高位之時就出手拉攏,是否可以在未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實在不行多一些交情也是不錯的嘛。
就在在場的秦國眾臣們因為秦公嬴連的一句話而心中盤算著是否應該拉攏一下隴西李氏的時候,正在過道之上的涇陽令李友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聽到秦公嬴連的贊賞之后涇陽令的心中并沒有因此而自滿反而是風輕云淡的躬身說道“此次大戰之所以能夠取勝全賴大良造指揮有方,用兵如神,也靠將士們拼死一戰,誓不后退。”
“李友不過是做盡了一些綿薄之力罷了,實在不知值得秦公如此贊賞。”
“至于李友今日有何事要說……”
謙虛地回復了秦公嬴連對于自己的贊揚之后,涇陽令李友從自己的官服的袖中取出了一份奏疏。
然后李友將這份奏疏交到了負責傳遞公文的患者的手中,然后再由患者交到了秦公嬴連的手中。
看著秦公嬴連接過奏疏之后,涇陽令李友繼續躬身說道“承蒙秦公信任任命李友為此次大軍的副將。”
“既然做了大軍的副將,我就要為我麾下的秦軍將士負責。”
“此次大戰我秦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