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
這簡單的六個字是經過華夏數千年歷史實踐所證明的真理。
一年之前上任的李邑鄉宰子車明自然也懂得這么一個真理,在查勘了李邑各處的情況之后子車明也決定在李邑修造一條道路。
于是在鄉宰子車明的帶領之下,李邑以及周邊的農人們趁著農閑之時修成這條從李邑前往狄道城所在的道路。
原本子車明修建這條道路是為了方便李邑和周邊各鄉的農人,令他沒有想到這條道路卻是在今天幫了他們大忙。
行走在這條前往李邑道路之上,經常騎著戰馬在戰場馳奔的縣尉司馬序漸漸體會到了這條路的妙處。
“子車兄,這條路好平坦那,奔馳在這上面身下的戰馬都能快上幾分。”
“以往司馬序經歷的那些道路與這條道路相比實在是顯得太過顛簸了。”
“讓司馬序看來恐怕是只有國都涇陽的道路,才能與之一較長短了。日后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這個筑路之人。”
快速的奔馳在這條大道之上,縣尉司馬序向著縣令子車明感嘆道。
對此縣令子車明則是擺出一臉謙虛的說道“這條之路乃是子車明帶領李邑百姓一同修造,實在是不值得司馬兄如此夸贊。”
“什么此路竟然是子車兄所筑?”
聽到子車明說出這番話之后司馬序臉上出現了幾分震驚的表情,隨后又是一股敬佩之意涌上了司馬序的心頭。
“原本我以為子車兄只在謀劃政務方面有過人之資,不想竟然也精通修橋筑路。”
“請子車兄受司馬序一拜。”到了最后實在是對子車明佩服得緊的司馬序騎在馬上對著秦子車明一拜之后說道。
面對司馬序的稱贊子車明閃身一避繼續說道“實在是不敢當司馬兄稱贊,這條道能夠修好,全賴李邑百姓不辭辛勞而已。”
聽說子車明不愿接受行禮,司馬序索性也放棄了,他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即將所要處理的那個關于李氏的案件之上。
“剛剛聽子車兄所說,擔任鄉宰這一年時間之中子車兄已經將李邑的情況摸了個遍。”
“不知子車兄對于今日李邑所報情況有何看法?”騎在馬上的司馬序對著一旁的縣令子車明大聲問道。
聽到司馬序的問題之后,子車明思考了許久之后輕聲問道“不知道司馬兄可是聽說過狄道李氏的大名?”
“司馬序久在軍中不曾聽說過這個狄道李氏。”司馬序輕聲回道。
得到了縣尉司馬序的答案之后子車明繼續問道“那么司馬序可曾聽說過當今涇陽令李友的大名?”
聽到子車明提到涇陽令李友,曾經跟隨在吳起麾下抗擊義渠的司馬序帶著幾分驕傲的回道“當然聽說過,李將軍曾經可是我秦國北伐義渠的副將。”
“我司馬序還有幸和李將軍一起強襲義渠營地,引得義渠王出兵追擊呢!”
說完了自己的豐功偉績之后,縣尉司馬序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在倒吸了一口氣之后縣尉司馬序帶著幾分不可思議的語氣輕輕問道“難道涇陽令李友將軍是這狄道李氏族人?”
“不錯。”子車明緩緩點頭,給了縣尉司馬序一個肯定的答案。
看到縣尉司馬序因為自己的答案而有些吃驚之時,狄道縣令子車明繼續說道“現在司馬兄知道我為何提到狄道李氏了吧。”
“作為自秦國建立之時就已經存在的老牌世族,狄道李氏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底蘊不可小覷。”
說到這里子車明對著司馬序沉聲問道“司馬兄,知道李邑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不會因為狄道李氏被封在這里,所以這個城邑就被稱為李邑吧?”
聽到子車明敘述關于狄道李氏的實力之后,司馬序已經不敢小看這個狄道李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