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的原因。
這是在用那些死有余辜的惡徒的鮮血來樹立秦國新法的威嚴,讓那些黑暗之中的宵小之輩不敢輕易觸法。
這是在用那些罪大惡極之徒的生命來樹立秦國新法的權威,讓所有的秦人知道他們的利益是有秦法保障的。
“唉。”
想到這里子車明忽然吐出了一聲長嘆。
至于嘆什么,恐怕就是子車明自己也不知道。
……
如今正是深秋時節,事關農人一年收成的秋收已經在一月之前完成。
如果是在往年,這些收獲之后的農人們便會呆在家中,享受著一年辛勞日子之中難得的安逸。
但是今年的情況卻與往年有所不同。
在大良造吳起的主導之下,秦國正式宣布變法強國并迅速制定了五道解決秦國當務之急的法令。
事關秦國土地的《土地改革法》正是這五道法令之一。
而隨著原本僅在國都涇陽周圍試行的縣制在秦國內地實施,秦國地方之上原本分散的鄉邑聚攏成縣。
縣的設立不僅讓秦公對于秦國各地掌控力大大加強,更是讓秦國官府在地方之上的話語權有了極大的提高。
有了強有力的縣府,有了可以對抗地方上世族的能力,實行《土地改革法》的基本條件形成了。
在秦國治粟內史府以及地方各縣府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行動在整個秦國開展了起來。
這個行動的第一槍首先由治粟內史府的屬官們打響。
這些由治粟內史府專門派往各縣負責秋收統計事宜的屬官們,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后并沒有按照往年的慣例回返涇陽。
在秦公嬴連的一聲令下,在治粟內史公仲連的具體執行之下,這些原本的治粟內史府屬官就地轉為土地官員。
至于他們具體的職責那就是負責所屬區域內占主導地位的公田以及一些農人私自開墾私田的丈量,統計以及歸檔。
為了掌握秦國農田的第一手資料,這些治粟內史屬官們總是拿著一疊厚厚的紙張穿梭在田間地頭。
這些治粟內史屬官們用他們的那張嘴詢問了無數的農人,用他們的右手書寫下所看到的每一個鄉邑土地情況,甚至是用他們的雙腳丈量了秦國的每一畝土地。
以至于到了最后,這些治粟內史的屬官們已經和自己所負責的區域的每個農人都混了個臉熟。
同樣在鄉邑之間奔走的除了這些治粟內史屬官以外,還有各個縣府的屬官們。
如果說治粟內史的屬官們負責的是農田的話,這些各個縣府的屬官們負責的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各縣的屬官們需要做的就是前往一個又一個鄉邑,挨家挨戶地摸清各戶的具體情況。
家中有幾口人,幾男幾女,是否有老人和孩子?
家中是否有人從軍,是否獲得軍爵,什么階位的軍爵?
家中是否有男丁在大戰之中為國捐軀,是否留下遺孤?
……
這些看似普通卻很繁雜的問題正是這些各縣屬官們需要去一戶又一戶人家仔細核對的。
因為這每一個問題的背后都影響著這戶人家是否能夠得到應屬于他們的土地。
治粟內史的屬官們與各縣的屬官們,會將他們辛辛苦苦收集而來的消息仔細整理、核對最后上交給負責一縣政務的縣令。
接下來的具體的土地分配工作就是由秦公嬴連與大良造吳起親自挑選的縣令來完成了,至于各縣的屬官以及治粟內史屬官們則分別負責輔助以及監督工作。
往年的冬日整個秦國大地都顯得十分的寂寥與荒涼,但是今年的情況卻不一樣了。
一場又一場的分田大會在秦國各縣的田間地頭不斷召開,一頃又一頃的耕地被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