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秦公嬴連的命令,這名前去通報的宦者帶著小跑來到了等候在此的大良造吳起的面前。
忍著因為速度過快而導致的氣喘吁吁,這名宦者對著大良造吳起躬身拜道“大良造,秦公已經在政務廳之中等著您了。”
“有勞。”
聽到這名宦者帶來的秦公嬴連的命令之后,大良造吳起微微欠身表示感謝之后就向著政務廳的方向快步走去。
前往政務廳這條路吳起已經走了無數遍,輕車熟路的他沒有用多長時間就已經來到政務廳的門前。
站在政務廳大門前的秦公嬴連,看見了向他迎面而來的秦國大良造吳起。
“臣吳起拜見秦公。”
“師兄不必如此多禮,跟我進來吧。”
君臣見禮過后秦公嬴連轉身先行,大良造吳起隨后跟上兩人一齊向著政務廳中緩緩走去。
“師兄可知嬴連召你有何事嗎?”一面向自己的幾案走去,秦公嬴連一面向大良造吳起沉問道。
“如果吳起所料不錯的話,秦公如此急切地召吳起進宮不會是為了變法之事。”
“因為秦公比吳起更加知道,變法絕對不是一夕之間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時間去積累才能看出效果。”
跟在秦公嬴連的身后,大良造吳起用著秦公嬴連曾經在他面前使用過的排除法先將變法之事排除了。
“師兄說得不錯,繼續說。”
在得到秦公嬴連給出的回答之后,大良造吳起繼續排除道“既然秦公不是因為秦國變法的話,那么應該是為了秦國的外敵。”
“北方的義渠剛剛經歷大敗之后已無力南下。現在唯一能夠令秦國忌憚并且施壓緊迫的外敵只有一個,我秦國東邊的魏國。”
吳起不愧是吳起,在秦公嬴連沒有給予一點的提示的情況之下便已經猜到了魏國身上。
聽到吳起如此精準的分析,走在前面的秦公嬴連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只是正當秦公嬴連要揭曉答案之時,大良造吳起的聲音卻在秦公嬴連的身后再次響了起來。
“剛剛吳起見到秦公之時,秦公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說明秦公的心情還算不錯。”
“事關魏國又讓秦公心中歡喜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魏國將自己的戰略重心從秦國移向了中原。”
“至于魏國為何會戰略東移,吳起猜測應該是……”說到這里大良造吳起突然停了停頓了下來。
“齊國有變。”
“齊國有變。”
兩聲不約而同的聲音在政務廳之中響起。
走到幾案之前的秦公嬴連轉過身來看著自己身后的大良造吳起,臉上滿是敬服之色。
“師兄說的一點不差,秦公召師兄前來正是齊國有變。”
將幾案之上的那份寫有魏國太子魏擊消息的絲帛拾起,秦公嬴連將它與自己手中寫有田氏消息的絲帛一起交到了吳起的手中。
“師兄看看吧。”說完這句秦公嬴連便越過自己身前的幾案,向著自己的坐席而去。
從秦公嬴連手中接過這兩份消息之后,大良造吳起不敢怠慢連忙將絲帛展開,細細瀏覽起了這兩份絲帛之上的內容。
當看到第一份書寫有魏國動態的情報的時候,吳起的心中并沒有多少驚訝。
不提一年前身為典客的甘龍出使魏國之時,就已經將分齊之策獻于魏侯魏斯。
就看魏國河西大軍在秦魏邊境減少駐軍,暗中向秦國示好的舉動,吳起就已經能夠看出拿下河西之地的魏國的戰略重心已經不在西邊的秦國之上。
現在手中的這份消息之上所記載的魏侯魏斯派太子魏擊坐鎮東部大梁,更加驗證了魏國下一步的重點將會轉向中原。
畢竟在魏國將全部精力都放在秦國身上的時候,齊國可沒少在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