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蕭關大營。
四年之前,秦國大良造吳起率領二十萬大軍大敗義渠大軍,隨后攜大勝之威收復了蕭關這座已經丟失了近三十年的雄關。
在北部屏障蕭關收復之后,秦國便在這座雄關之中布下重兵,以此來防備義渠人可能出現的反撲。
而在秦國朝堂之上確定了對于義渠人襲擾削弱策略之后,蕭關不僅擁有了防備義渠再度南下的功能,而且承擔了襲擾義渠的精銳士卒的休整以及后勤保障等任務。
在這四年之中,一隊隊精銳的秦國騎兵從蕭關關門向著義渠腹地進發,用他們手中的長劍給予那些曾經進犯的義渠人以重創。
此時此刻,身為蕭關大營主將的西乞鑄正一臉凝重地坐在坐席之上,靜靜地傾聽著身前自己副將稟報的戰情。
“啟稟將軍,我蕭關大營本月對義渠發動襲擾作戰已經基本結束。在我秦國精銳騎兵的攻勢之下,義渠的各大部落已經是風聲鶴唳。不過……”
在說完了秦軍騎兵本月取得的戰績之后,副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語氣之中蘊含了幾分遲疑。
聽出了身前副將話語之中的遲疑,主將西乞鑄微微抬頭,一臉平靜地問道“不過什么?”
“啟稟將軍,面對我秦國騎兵一次又一次的襲擾作戰,那些無力招架的部落逐漸合并成規模更加龐大的隊伍。如果再任由這些義渠部落這么合并下去,恐怕會對我秦國不利啊。”
副將這一番對于目前戰局的分析,讓坐在坐席之上的主將西乞鑄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軍小股精銳騎兵的攻擊固然是無法捕捉而且犀利異常,但是這并不是說秦軍的這種作戰方式是無懈可擊的。
面對來去如風的秦國騎兵,分散在義渠草原各地的義渠部落們最終選擇合并成一個個規模更大的部落。
隨著部落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就可以組織更加規模更大的部隊,以此來防備可能出現的秦國騎兵部隊的兵鋒。
可以說正是因為秦國騎兵部隊的不斷襲擾,間接性地促成了義渠國內各大部落的融合。
如果再這么繼續下去的話,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義渠將會從一個松散的部族聯盟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國家。
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是和義渠血戰了數百年的秦國希望看到的。
想到自己未來面對的可能是一個聚集了全部力量的義渠之時,身為秦國蕭關大營主將的西乞鑄的臉上的凝重神情愈發濃重了。
看著主將西乞鑄的臉色變化,站在他面前的副將忽然沉聲說道“將軍這種趨勢可是不得不防。一旦義渠人整合完畢,那勢必會成為我秦國北方的一大禍患。”
聽完了自己副將的話,主將西乞鑄輕點頷首表示同意。
與義渠人打了多年交道的西乞鑄十分清楚,如果一旦讓義渠人聚合起來,那么對于秦國來說可不是一個什么好消息。
思來想去之后西乞鑄將目光落在了副將的身上,沉聲問道“你對此事有什么建議?”
在主將西乞鑄的話音剛剛落下之際,副將便胸有成竹地說道“啟稟將軍,屬下以為我們應該采取兩項行動。”
“其一,減少我秦國騎兵的出擊頻率,擴大我秦國騎兵的出擊規模。”
“既然這些部落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對抗我秦國騎兵的進攻,那么我軍還不降低出擊頻次以此來減緩各個部落的合并進程呢?”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擴大我們秦國騎兵的出擊規模。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們完全可以在那些大部落聚合初期沒有形成凝聚力,匯聚更大規模的騎兵一舉殲滅。”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句話說得好啊。那些義渠人匯聚到一起,正好方便我大軍聚而殲之。”面對自己副將提出的第一個條件,西乞鑄大聲喝彩道。
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