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秦國數百年的宿敵。
想到秦國北境即將迎來的和平,秦公嬴連的內心不禁有些激動,臉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現了一絲笑意。
數息之后,漸漸從內心之中興奮過來的秦公嬴連收起了臉上的笑意,換上了一副鄭重的神情。
“師兄,傳令大軍主將李友。抵達蕭關大營之后,大軍立即進入休整待命狀態。”
“同時傳令兩萬騎兵主將全旭。一旦他麾下的兩萬秦軍騎兵休整完畢,全旭可以自己決定何時北出蕭關。”
“告訴他,此戰我只要他給我帶回來一件東西。”
說到這里之時,秦公嬴連面色忽然變得十分嚴肅,同時右手也比出了一個一的手勢。
“勝利。”
“諾。”
感受著此時秦公嬴連心中無比堅定的心情,大良造吳起隨即躬身一拜,重重的回了一聲諾。
在獲知了從涇陽出發的十一萬大軍的最新動向之后,秦公嬴連開始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對手義渠人的身上。
看著此時站在自己面前的大良造吳起,秦公嬴連輕聲詢問道“師兄,義渠人有什么異動嗎?”
“啟稟秦公。據蕭關大營傳回來的軍報來看,在我秦國減少了對于義渠的出擊頻次之后,義渠人似乎是察覺到了什么。”
“據蕭關大營派往義渠境內的斥候所探聽到的情報,義渠國各個部落的融合趨勢不僅沒有因為我秦國騎兵出擊頻率的減少而減緩,反倒是有逐漸加快的趨勢。”
“似乎義渠國之中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悄悄地整合著整個義渠部落的勢力。”
根據前線蕭關大營所傳回來的軍報,大良造吳起一邊將手中的第二封軍報遞給了秦公嬴連,一邊細致地推測著義渠國之中可能發生的動亂。
在接過大良造吳起手中的軍報,聽完了大良造吳起對于義渠國內的推測之后,秦公嬴連陷入了對于義渠國內這股勢力的推測之中。
這股在背后推動義渠整合的勢力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們的所作所為又會對秦國對于義渠的攻略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思考了許久之后,秦公嬴連面色鄭重地看向了自己面前的大良造吳起,沉聲說道“傳令蕭關大營主將西乞鑄隨時關注著義渠境內的變化,一有異動隨時向大軍主將郎中令李友稟報。”
“秦公,吳起即刻去辦。”
“師兄,前線戰事還望師兄多多關注。”
“吳起必當竭盡全力。”
在一聲承諾之后大良造吳起迅速轉身,向著涇陽宮出口的方向大步走去。
注視著大良造吳起離開自己的視野之后,秦公嬴連再次回到了剛剛所站立的地方,再次深沉地凝望著遠方的風景。
……
就在身處國都涇陽的秦公嬴連關注著大軍的動向之際,主將李友所率領的大軍經過了十數日的跋涉總算是來到了秦國最北方的屏障蕭關大營。
“駕。”
在一聲嘹亮的催馬聲過后,一名身披玄色甲胄的傳令兵飛馬來到了大軍主將李友所乘坐的戰車之前。
身手矯健的傳令兵翻身下馬,向著大軍主將郎中令李友大聲稟報道“啟稟將軍,我軍前部距離蕭關大營已經不足五里。蕭關大營主將西乞將軍已經在那等候將多時了。”
“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諾。”
一聲命令讓這位傳令兵前去休息之后,大軍主將郎中令李友轉頭看了看自己一旁站著的副將衛尉百里都。
帶著幾分笑意,郎中令李友對著衛尉百里都輕聲問道“老將軍。如果李友沒記錯的話,這位蕭關守將西乞鑄應該是您的同鄉吧。”
聽到郎中令李友的詢問,衛尉百里都的腦海之中忽然浮現了一個相貌平平無奇,心志卻是異常堅韌的少年人形象。
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