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這名宦者的身影離開半個時辰之后,一陣略帶著些急促的腳步聲忽然出現在了政務廳的大門之前。
在秦公嬴連與大良造吳起的注視之下,除了郎中令李友和衛尉百里都身處義渠前線宗正一職暫時空置外,秦國九卿之中的六位齊聚涇陽宮的政務廳之中。
當這六人依次進入政務廳之中后,正在義渠沙盤之前討論著北方大牧場的秦公嬴連與大良造吳起迅速來到幾人面前。
“臣等拜見秦公,見過大良造?!?
在九卿之首的奉常子車明的率領之下,站在政務廳大門處的這六位秦國重臣向著自己面前的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躬身一禮。
“吳起,見過諸位?!?
“諸卿免禮。”
等到自己面前這六位秦國重臣起身之后,秦公嬴連伸出右手,面帶笑容地向著他們沉聲邀請道“諸卿,都入座吧。”
“多謝秦公?!?
向著秦公嬴連說完這一句,這六位就按照自己平常在政務廳的坐席依次落在了自己的坐席之上。
環顧一周,看這六位秦國重臣都各自落座之后,秦公嬴連才慢慢地走到了自己的坐席之前。
等到坐穩之后,秦公嬴連看了看自己身旁這七位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股肱之臣,緩緩說出了將他們幾人召來政務廳的原因。
“諸卿,剛剛的大朝會之上,典客的一席話使我實在受益匪淺。再加上散朝之后與大良造的一番談論,我對如何治理義渠之地也算是有了一些想法?!?
“今日,將諸卿召集在政務廳之中,就是為了議一議我的想法是否準確。如果有些錯的地方,還請諸卿指點出來。”
聽到秦公嬴連這番誠懇的話語,看著上方秦公嬴連臉上那一副真誠的神情,下方各位秦國重臣們在互相對視幾次之后,就達成了一致。
只見下方六位秦國重臣向著秦公嬴連躬身一禮,沉聲說“臣等自當竭心盡力。”
“好?!?
聽到了在場諸位秦國重臣的話語之后,秦公嬴連在一聲道好之后,就開始向著在場的秦國重臣們說出了自己治理義渠的幾項舉措。
“北方義渠之地廣人稀,管理起來多有不便。我想在如今的義渠之地之上重新設立一郡,名為北地郡。至于原本的義渠國名以及地名,盡皆廢除。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義渠國改稱北地郡,秦公嬴連這第一個提議拋出來就引起了在場所有秦國重臣的重視。
在一陣的各自議論之后,作為名義之上的九卿之首,奉常子車明便被在場六人推舉了出來回復秦公嬴連的提議。
起身面向秦公嬴連,奉常子車明躬身拜道“秦公想要將在義渠之地上設立北地郡,臣等并無反對意見。只是北地畢竟是新晉歸附之地,這郡守之職事關重大?!?
“所以臣等想要知道,在秦公的心中可有合適的北地郡守人選?”
坐在上首的秦公嬴連在聽到了在場諸位秦國重臣的擔憂之后,也是陷入了一陣的思索之中。
如今的秦國實行的是郡縣并行制,在精華之地設立縣府,在人跡罕至的邊緣地區設立郡府。
要想成為郡守而且是北地郡的郡守,這人不僅需要了解北地的風土民情,有著一定的治理民生的能力,而且還要身懷足夠的軍事經驗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義渠反叛。
那么遍觀整個秦國,有能擔此大任的人才嗎?
經歷了一番思來想去而不得的煎熬之后,秦公嬴連的腦海之中忽然出現了一個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數息之后,越想越覺得此人合適的秦公嬴連忽然抬起頭,向著坐在自己身旁的大良造吳起和在場的六位秦國重臣們沉聲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人選。
“諸位以為,四年之中一直謹守邊防并在此次大戰之中為我前線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