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棧道在歷時兩年的修筑之后,終于宣告全線貫通。
這個已經令人期盼已久的消息在秦國境內一經傳播,便引起了秦人心中那積蓄已久的興奮神情。
兩年之前在那場事關秦國國策的會議之上,秦公嬴連與秦國九卿以上的重臣一致通過了收復南鄭,進軍巴蜀的方略。
為了這個方略得以順利實施同時也為了可以開辟從秦國前往南鄭之地的通途,在秦公嬴連一聲令下,秦國開始舉全國的物力人力修筑從秦國關中郿縣直入南鄭之地的棧道。
兩年之中,褒斜道棧道工程的進展不僅備受秦國朝堂群臣的重視,而且牽動了每一位秦人的心緒。
在這些秦人的心中一直有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那便是過去這數十年間因為國力衰微而受盡屈辱的祖國。
數十年之間,秦國丟失了花費百年之間才收入囊中的河西之地,丟失了從庸國手中奪取的南鄭之地,丟失了云陽以北的廣大土地。
當初那個積貧積弱的秦國,有誰能夠記得它在數百年前的赫赫武功,又有誰不因為它的貧弱而恥笑呢?
但是這一切隨著秦公嬴連的登位,大良造吳起的主政而發生了令天下之人瞠目結舌的變化。
在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懷著不可動搖的決心推動變法以來,秦國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而秦國大軍北出蕭關覆滅義渠這個數百年宿敵的舉動,更是令那些曾經感受到無盡屈辱的秦人心中重新燃起了對于秦國這個祖國的自豪感。
首先是地處北方的義渠之地,然后是地處南方的南鄭之地,最后是位于秦國東北部的河西之地。
感受到變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的秦人們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將這些因為國力衰微而丟失的土地一塊一塊地從那些窺伺之人手中拿回來。
秦國雖然占據著華夏西北的廣闊之地,但是那些原屬于秦國的疆土一寸也不能丟棄。
如今北疆之地已經歸入秦國版圖,如今通往南方南鄭之地的褒斜道棧道已經修筑,該是秦人拿回原屬于秦國疆土的時候了。
就在此刻,站在涇陽宮臺階之上的秦公嬴連,站在關中郿縣之地高坡之上的郿縣三老們,還有那些站在隴西丘陵之上普通秦人們不約而同地將自己的視線投向了數百里之外的南鄭之地。
在那里矗立著一座由秦人所建,并即將重新回到秦國的手中的城池——南鄭。
就在得到了褒斜道棧道修筑完畢的秦人們個個翹首以盼著秦國大軍揮師南下,一舉收復已經丟失整整四十年之久南鄭之地,這個對于蜀國群臣并不算是好消息的消息傳入了蜀國國都華陽城中。
“王宮重地,來人止步。”
看著那滿臉焦急之色并用極快速度向著自己跑來的蜀軍士卒,職責在身的蜀王宮郎衛一邊將手放在懸在腰間的長劍之上,一邊向著來人厲聲阻喝。
聽著自己耳畔由前方傳來的喝令聲,看著自己前方那一隊嚴陣以待的宮廷郎衛,身懷前線緊急軍情的蜀軍士卒不敢有半分耽擱。
只見這位蜀軍士卒一邊脫下身上裝有軍情的麻布包,一邊向著前方郎衛所在之地大聲喊道“南鄭急報,南鄭急報。”
“啟稟郎衛這是由南鄭將軍杜定親筆所書的緊急軍情,還望郎衛能夠將他交到大王手中。”
拼著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將手中這份來自南鄭前線的緊急軍報交到宮廷郎衛手中之后,這位實在是已經疲憊不堪的蜀軍傳令兵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
“啟稟隊長,這名士卒并無大恙,他只是實在太累以至于睡了過去。”
聽著一旁這位郎衛的稟告,郎衛隊長有些敬佩地看了看倒在自己面前的蜀軍士卒,緊緊握住了那份讓蜀軍士卒拼盡全力也要送到的緊急軍情。
“我去將這份軍情交到大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