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武義已在議事堂外等候。”
當聽到蜀國這個在不久之前剛剛敗于秦國之手的宿敵在此刻派出使團來到秦國,堂中的秦國重臣心中不由浮現出了一些相似的猜測。
至于坐在上首的秦公嬴連在聽到典客公羊高所奏之事后,臉上卻是浮現著一分平靜的神情。
微微思考片刻之后,秦公嬴連向著典客公羊高沉聲問道“剛剛典客所說,蜀國派出的主使是相國武義。典客兩年之前曾經出使過蜀國,對于蜀相武義的為人以及他在蜀國之中的地位,典客可有什么發現。”
在聽到秦公嬴連問起蜀相武義的時候,典客公羊高的腦海之中卻是浮現出了那個蜀王要對自己動手之時,那個沖出來反對的老者身影。
想到這里典客公羊抬頭回道“啟稟秦公。蜀相武義不僅老成持重,而且在蜀國威望極高。他所在的武氏一脈自開明王朝第一代蜀王鱉嶺在位時便是蜀國大族,而他本人更是輔佐了兩代蜀王。”
“依臣看來,蜀相武義在蜀國之中乃是蜀王之下第一人,甚至在蜀人心中這位蜀相的威望不下當今蜀王。”
在從典客公羊高口中得知了這位蜀相的為人以及他蜀國之中地位之后,秦公雙眼之中忽然閃現出了一絲明悟。
“既然如此,那就請這位蜀相入殿吧。”秦公嬴連沉聲說道。
“諾。”
典客公羊高躬身一禮,隨后他來到議事堂門前高聲喊道“秦公有命,宣蜀國使者覲見。”
在典客公羊高的話語落下之后,站在門外臺階兩側的秦國郎衛將秦公嬴連所下達的命令一個接著一個傳遞了下去,直到這道命令來到了站在臺階之下的蜀相武義的耳中。
數息之后,在議事堂諸位秦國重臣的齊齊注視之下,蜀國主使、相國武義越過了一層層臺階,邁過了議事堂的大門,來到了秦公嬴連的面前。
看著前方幾案之后的那位年輕秦公,蜀相武義躬身拜道“蜀國使者拜見秦公。”
“蜀使不必多禮,快快起身。”
“多謝秦公。”
看著自己身前站著的蜀相武義,秦公嬴連問道“蜀國都城華陽與我涇陽之間的距離何止數千里,之間更是有崇山峻嶺阻隔。此次蜀相不顧旅途的奔波來到秦國,想必是身負重要王命吧?”
“秦公言重了,武義既然身為蜀臣,自當盡忠職守。”
應答完秦公嬴連提出的問題之后,蜀使武義轉身從身后隨從手中取過了一份絲帛,上前遞到了宦者令的手中。
在看到宦者令將這份絲帛交到秦公嬴連手中之后,蜀使武義沉聲說道“啟稟秦公,數月之前蜀國和秦國因為一些原因,致使秦蜀兩軍在南鄭之地爆發大戰。”
“這次大戰不僅使得秦國與蜀國兩國關系一落千丈,更是使得秦軍與我蜀軍都產生了不小的傷亡。”
“我王以為之所以秦蜀兩國會爆發大戰,原因主要在我蜀國。為了彌補秦國在大戰之中所產生的傷亡,我蜀國盡我所能給予秦軍將士給予補償。為了修補秦國與我蜀國的關系,我蜀國將會以最大誠意給予秦國賠償。”
“外臣之所以從華陽不遠萬里來到秦國都城涇陽,就是為了消弭秦蜀兩國之間的仇恨,使得秦國與蜀國之間能夠冰釋前嫌。還望秦公明鑒。”
說完這一番話語之后,蜀國使者面露鄭重之色,向著端坐在上首,手捧蜀王杜乙親筆所書的秦公嬴連躬身一拜。
“來人吶,端一個火盆來。”
“諾。”
在下達了這一道貌似與此次覲見毫無關系的命令之后,秦公嬴連帶著幾分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蜀相武義。
“消弭秦國與蜀國之間的仇恨,使得秦國與蜀國之間能夠冰釋前嫌。蜀相此次來到秦國可謂是重任在肩啊。”
說到這里秦公嬴連忽然話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