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父,渠梁胸中存有一道計策,不知能不能說出來與堂中諸卿一同議論一番?”
就在議事堂之中的秦國重臣為了秦國的東出大業而苦思冥想之時,一道雖然夾雜著稚嫩童音卻是充滿堅定的聲音從殿外傳入了議事堂之中。
當這道聲音傳入在場諸位秦國重臣的雙耳之中,心中泛起一絲的他們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視線轉向了議事堂的大門之外。
只見剛剛還空無一物的殿門之外,此時已經站立了一位身穿著黑色玄鳥紋樣的男子,而就在這位男子的左右是一對年紀相仿、面容相似的少年。
在環視了在場列席的諸位秦國重臣之后,這名玄衣男子牽著自己身旁的兩名少年以一種無比沉穩的腳步緩緩穿過了數十位秦國重臣,并最終站到了那幾層象征著權位的臺階之前。
數息之后在場中秦國重臣們的注視之下,這三人向著坐在臺階上幾案之后的秦公嬴連躬身一禮。
“嬴仁拜見秦公。”
“嬴渠梁拜見秦公。”
“嬴虔拜見秦公。”
對于此時此刻站在秦國最為核心的議事堂之中向著自己躬身而拜的三人,秦公嬴連的心中忽然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欣喜,就連因為剛剛的沉思而顯現出凝重神情也已經被那若有若無的微笑所替代。
如果說秦公嬴連、大良造吳起、廷尉甘龍這一批在秦國朝堂之上攪動風云的人代表的是秦國的現在的話,那么秦公嬴連眼前的這三人所代表的就是秦國的未來。
在看到自己寄予厚望的秦國繼承人第一次正式出現在秦國群臣面前便能作出不卑不亢的一系列動作之后,秦公嬴連看向他們三人的目光之中也是不由自主地增添了幾分的欣賞。
就這么默默看了許久之后,秦公嬴連忽然記起了剛剛自己所聽到那一句稚嫩話語,頓時一種好奇忽然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他很想知道自己面前的這個雖然年紀尚幼但卻已經顯露出英主睿智一面的兒子,在面對如今天下之間風云變幻的局勢的時候究竟會說出什么樣的驚人話語。
想到此處秦公嬴連將自己的視線緩緩落在蜀君嬴仁身旁那個身影之上,意味深長地說道“渠梁,心中有什么想法不妨說出來。”
“此刻坐在堂中的都是我秦國的股肱之臣,你提出的計策之中有多少是可取的又有多少是異想天開的,已經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他們自然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番判斷。而他們所提出的建議,對于現在乃至于將來的你來說都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說完這番話語之后秦公嬴連微微停頓了下來,過了數息之后他對著自己面前站立的嬴渠梁語氣溫和地問道“渠梁,你,明白了嗎?”
站在秦國最為核心的議事堂之中,抬頭仰望著此刻臺階之上的幾案之后端坐著的秦公嬴連,年紀不過六歲的嬴渠梁的雙眼之中忽然生出了一種名為睿智的光芒。
而當視線與端坐其上的秦公嬴連的視線相接觸,看清了自己公父目光之中的那一抹鼓勵之時,他的臉上卻是浮現出了那抹獨屬于少年人的真摯笑容。
“諾,公父,渠梁明白了。”
對著坐在上首的秦公嬴連再次躬身一禮之后,公子嬴渠梁帶著無比敬重的姿態緩緩走到了此時正列席期間的一名滿身充滿著儒雅隨和氣息的秦國重臣面前。
執著弟子對著老師的禮儀,嬴渠梁對著那位秦國重臣拜道“公羊先生曾為渠梁講過魯國孔子所修訂的春秋,渠梁年紀還小不能懂得孔子那存在于字字微言的天下大義,還望公羊先生能夠原諒渠梁的駑鈍。”
被以師禮參拜的秦國典客公羊高在看到嬴渠梁那副發自真心的謙恭之時,也不禁生出一種自己的事業有了繼承人的滿足感。
對于一個家族、一個勢力乃至于一個國家來說,一時的困難絕對不是什么問題,只要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