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為了應對這個對手,我秦國已經在暗中集結了無數的人力與物力。”
“我問你在如今這個緊要關頭,這個可以為秦國、為百里一族、為你自己獲得功勛的關鍵時刻,明明可以獨當一面的你卻選擇來到武關這個注定短時間之內不會發生大戰的地方,這個選擇真的正確嗎?”
“真的正確嗎?”
當大良造吳起的這句問話映入百里邑的心頭之時,他卻忽然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若是在大良造吳起說出剛剛那番話之前有人問他所做的一切真的正確嗎,他一定拍著胸脯說一句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問心無愧。
但在聽完剛剛吳起的話語之后他心中的那份問心無愧卻是沒有堅定了,他的心中也不禁開始對于自己的選擇感到懷疑。
最終,在經過了一番思考之后,百里邑向著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各自躬身一禮之后,沉聲說道:“秦公、大良造,百里邑考慮真的有些欠妥了。”
“好好好。”一番對于知錯能改的后輩稱贊聲過后,大良造吳起看向了一旁的秦公嬴連沉聲問道:“依秦公之見,該讓百里邑改任何地為好呢?”
聽到大良造吳起詢問,秦公嬴連在思索了許久之后最終為這位百里一族的后裔選擇了一個最為合適的職位。
“武關將軍百里邑何在?”
“臣在。”
“即日起免去百里邑武關將軍一職,關中軍務由武關副將暫代。命百里邑即刻前往函谷關,擔任函谷關將軍一職。”
“諾。”
在聽到秦公嬴連說出函谷關這個熟悉的名字之時,百里邑本能地就是一愣。對于這個自記事起就聽自己父親說了無數遍的關隘,百里邑自然明白這座雄關究竟代表著什么。
如今在知道秦公將這么一份重要的任務交到自己手中之時,百里邑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絲擔憂。不過最后在一旁大良造吳起眼神鼓勵下,百里邑還是接下了這個至關重要的職位。
翌日清晨,當送走了前往函谷關赴任的百里邑之后,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迎來了他們此行所要會見的目標。
在數千身穿土黃色服飾的楚國精銳的重重護衛之下,楚王羋疑所乘坐的車駕忽然出現在了武關之前,在那一瞬間一個幅員遼闊、兵力雄厚的君主威嚴形象就這么展現在了秦公嬴連兩人面前。
看著遠處那一片充滿恢宏氣勢的軍陣,正在武關城頭之上的大良造吳起不禁感嘆道:“雖然這幾年來楚國屢屢敗于三晉之手,但是只看如今這般景象楚國數百年來所締造的底蘊可見一斑。”
聽到大良造吳起的慨嘆,同樣看見這一切的秦公嬴連心中也不禁升起了一份贊同之意。
即使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地沙場失利,楚國依舊是楚國,依舊是那個敢于喊出“不服周”的南方霸主楚國。
輕輕收回心中發散出去的思緒,看著那已經漸漸逼近的楚王車駕,秦公嬴連對著大良造吳起說道:“他楚軍精銳軍容嚴整,我秦國銳士也是軍勢宏大。命令我秦國銳士關前列陣,我倒要看看是他楚軍更強,還是我秦軍更勝一籌。”
“諾。”
一句重諾之后,大良造吳起躬身退下前去執行秦公嬴連的命令去了,此時的關城之上只剩下了注視著楚王車隊緩緩而來的秦公嬴連以及那一面面在風中飄蕩著的秦字大纛旗。
兩刻鐘之后,當數千楚國精銳護衛著楚王車隊緩緩逼近之時,武關之間的數千秦國銳士卻是早已等候多時了。
“全軍聽令,停止進軍。”
隨著數千楚國精銳陣列之中的一聲嘹亮命令聲響起,整個楚國陣列在一瞬間之內便齊齊停在了原地,而在此時被這數千楚軍牢牢護衛在其中的一輛車駕的車門卻是被快速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