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雖然依舊留存于天際,天色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愈發昏暗了起來。
那些因為中牟之戰的勝利而歡欣鼓舞的趙國百姓,也在經歷了一整天的狂歡之后各自散去。
這座剛剛經歷了一番大戰的中牟城此刻卻是陷入到了一種別樣的平靜之中。
當此之時,這一個月之中一直甲胄在身的趙國將軍趙垣卻是換上了貴族深衣,一步步地登上了他不知道登上了多少次中牟城墻。
看著城墻之上那依舊清晰的戰爭傷痕,望著自己前方那一望無際的平野,趙垣的心中忽然生出無比沉重的感覺。
雖然這一次自己憑借著中牟這堅固的城防阻擋住了魏軍甲士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誰又能保證下一次自己是否也能守住呢?
這一次的中牟之戰魏軍的損失至多也就三萬罷了去,而這三萬魏軍不過是魏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冰山一角罷了。
如今的趙國早已經不是簡襄之時那個屹立于晉國巔峰的勢力了,而那個曾經屈從于智氏之下的魏氏在經歷了李悝變法的洗禮之后也已經是脫胎換骨。
在過去短短數十年之間,魏國向北覆滅了中山國、向南重挫了南方霸主楚國、向東分裂了富裕的齊國、向西阻擋了東進的秦國。
幾乎可以說過去的數十年之中,這個名為天下的舞臺之上的絕對主角不是別人而是魏文侯治下的魏國。
那么魏國能夠做到這一切所憑借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趙垣想來無非是那幾乎無人可以匹敵的昌盛國勢,以及作為其重要部分的強大軍力罷了。
雖然這一次自己率軍打退了魏軍的進攻,甚至讓魏侯魏擊嘗到了魏國立國這數十年以來從未嘗到過的戰敗滋味;
但是趙垣心中清楚地知道單單憑借如今趙國依舊顯得衰頹的國勢,實在是無法與實力強大的魏國正面對決。
從過去數百年之間的興衰存亡之中得到的經驗教訓看來,趙國如果想要獲得足以抗衡魏國的實力所能夠走的也只有兩條路。
第一條,通過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改革來促使趙國國力有一個極大的飛躍。
雖然占據如今天下霸主位置的魏國以及聲威日振的秦國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天下諸侯變法所能帶來巨大好處;但是趙垣心中明白這變法哪有說出來的那么容易?
先不說如今魏國正對著趙國這么一個北方大患虎視眈眈,趙國是否擁有充足的時間以及足夠安穩的內部環境來實施變法。
就說推進變法進程所需要的那種無可阻擋的強大力量,趙垣也不認為這是如今的趙國可以擁有的。
魏國能夠成功實行變法,那是依靠魏文侯擔任魏氏家主以及晉國中軍將數十年所形成的旁人無法撼動的威勢;
秦國能夠成功實行變法,那是依靠秦公嬴連和大良造吳起通過一場場戰爭的勝利打出來的絕對話語權以及對秦軍的絕對掌控。
至于說憑借著新近即位趙侯趙章以及自己的支持可以強力推進趙國變法,就算是剛剛率領趙卒擊敗不可一世的魏國的趙垣也沒有這個底氣。
所以,變法這一條路雖然是強大根本之策,但是對于如今的趙國顯然是不太合適。
那么擺在趙國面前的只剩下了第二條路,也就是通過開拓疆土獲得人口、土地以及財富來夯實趙國的根基。
當腦海之中的思緒飄飛到這里,趙垣的視線就不由自主地轉向了中牟的東南方向。
那里是從周朝立國之時便已經存在并延續至今的老牌諸侯衛國的國境,同樣那里也是想要增長國力的趙國日思夜想的寶地。
如果能夠那塊位于中原腹心之地的肥沃土地一舉拿下,那么趙國的國力就算依舊不能與強大魏國相提并論;但是魏國如果想要擊敗趙國,也免不了一場傷筋動骨。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