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之中爬了起來。
輕喚幾聲妻子卻只換來一陣平穩的呼吸聲之后,男子默默穿好了自己的冬衣,抄起懸掛于床頭的長劍走出了房間。
數息之后,這個男人來到正廳之中先是摸黑將手中長劍放在幾案之上,隨后點燃微微燭火在幾案之后坐了下來。
只聽一聲清脆的劍鳴之聲,中年人手中這把長劍卻是在那微微燭火之中泛出了幾分幽幽的寒光。
看著那幽幽燭火,中年人的眼神逐漸迷離,思緒也漸漸飄飛出了這處位于狄道李邑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之外。
還記得二十五年之前,他因為和李邑之中的豪強李氏二公子起了沖突,從而被寫上了征召入伍的名單。
雖然那時他的心中有萬分恐懼,但是無奈君命難違,他也只好懷著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從軍的路途。
他先是跟隨著同行鄉人一起抵達了秦國故都雍城附近的軍隊駐扎地。
在這里進行了一番簡單的軍隊操練之后,他又和訓練的數萬名同袍一起踏上了前往秦國都城涇陽的路途。
又是數月光景過去。
等到各處征召的士卒紛紛就緒之后,伴隨著先君秦簡公的一聲令下,一支由二十萬人組成的大軍便向著東邊進發了。
這支大軍身上所擔負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取河西之地。
起初,因為魏國沒有足夠兵力防守整個河西之地,不得不放棄河西大部分的城邑以達到收縮防線的目的;
所以秦軍幾乎是伴隨著一連串的望風而降,一路凱歌高奏地來到了魏國位于河西之地的最后一處據點——少梁邑。
也正是在少梁城下,二十萬秦軍遭遇到了魏國河西主將樂羊的頑強抵抗,并最終在魏軍的內外夾擊之下幾乎全軍覆沒于此。
輕輕閉上雙眼回憶當初那無比慘烈的戰場,同袍們一個個倒在自己面前的場景依舊浮現在中年人之前。
他依舊記得自己和戰友們是如何在主將臨陣脫逃的情況之下,與前后夾擊的魏軍作著殊死搏斗直到聽到戰場之上那第一聲的棄械投降的聲音。
最終,那時還是一位少年人的男子扔下了手中兵器,向著聚集而來的魏軍投降了。
在魏軍戰俘營地的那些日子里,那時還是少年的中年人無數次想到過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那一位自己朝思暮想的愛人。
在那時他以為自己此生恐怕沒有機會再見到他們了,直到一名身穿玄色官服的人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秦國沒有忘記他們。
新近即位的秦公嬴連以秦國手中的半個河西之地作為代價,向這場戰爭的勝利者魏國換回了他們。
他們終于可以回到秦國了。
被這一連串消息弄得腦袋有些暈的他,正是在這種迷迷糊糊的情況下回到了秦國,回到了那座他們曾經屯駐過的軍營。
等他從那種不真實的感覺之中醒轉過來,回家漸漸成為了他心中最想要做的事情。
僥幸從戰場之上撿回一條性命的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鄉。
他想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那一位朝思暮想的愛人。
可是天不遂人愿。
就在他以為可以回到家鄉的時候,卻是傳來了義渠王趁著秦國戰敗的時候率軍二十萬進逼都城涇陽而來。
在周圍來自涇水北部那些同袍的議論之中,那時還是少年的中年人知道了義渠騎兵是多么的殘暴。
他也漸漸明白如果自己家鄉陷入義渠鐵蹄的蹂躪之下,那會是一個怎么樣的人間地獄。
知道了這些之后,他毫不猶豫的重新穿上了秦軍的甲胄、拿起了殺敵的兵器。
這一次,他為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以及自己所要保護的親人們。
萬幸的是,在那時還是左庶長的大良造吳起的指揮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