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眼前這位不更卻是以一位退役士卒的身份,前來應(yīng)此次秦公、大良造臨時下達(dá)的征兵詔令呢?
心中疑惑之下,記事官的語氣變得越加好奇,詢問夜的問題也比其余之人多了許多。
幾個問題之后,這位記事官卻是向著夜輕聲問道“你之前都曾跟隨過那些將領(lǐng),參與過那些大戰(zhàn)啊?”
聽到身前的記事官問出這沒有問過其他人的問題,夜心中雖然充滿著疑惑,但還是出聲回答了。
只聽他稍稍思索之后,便將自己這些年來所參與的大戰(zhàn)一一說了出來。
“簡公三年,隨左庶長孟常出擊河西,大敗被俘。”
“秦公連元年,隨左庶長吳起北擊義渠,大勝而回。”
“秦公連五年,隨郎中令李友、衛(wèi)尉百里都北進北地,覆滅義渠。”
“秦公連七年,隨郎中李友南下巴蜀,盡收巴蜀。”
……
在身前秦軍記事官以及身后同袍那漸漸變得震驚的雙眼注視之下,夜猶如訴說家常一樣將自己這數(shù)十年來所參與的大戰(zhàn)一一訴說出來。
雖然夜訴說的語氣平緩且不帶一絲炫耀,但是聽在身旁其余人耳中卻不亞于一場場震耳欲聾的驚雷之聲。
之前看見夜頭上所佩戴的那象征不更之爵的頭飾,再看到他明顯有些偏大的年齡之時,他們的心中還有一萬個不服。
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和他一樣,甚至能夠徹底超越他。
但是在聽完了這一句句雖然平淡卻掩藏著殘酷的話語之后,他們卻是不敢再對這面前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卒生出任何輕視之心。
任何一位能夠從戰(zhàn)場廝殺之中活著回來的前輩,都不是他們這些人有資格去輕視的。
相比于夜身后那些人心中的震驚去,身前的記事官聽到他過去經(jīng)歷的反應(yīng)卻是顯得更加的激烈。
“不更。”帶著崇敬喊了一聲之后,只見記事官急忙擱下手中墨筆,迅速起身來到夜的面前躬身一禮說道“剛剛實在是我的失禮,還請不更莫要怪罪。”
看見記事官在自己面前行如此大禮,夜急忙一副受寵若驚神情地推辭道“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請起。”
一番推辭之后兩人互相攙扶著站起身來,這時記事官卻是再次向著夜問了一個問題“聽不更剛剛說起曾經(jīng)跟隨著大良造北擊義渠?”
“沒錯。”
聽到記事官問起那次大戰(zhàn),這二十五年來數(shù)次重現(xiàn)在他眼前的記憶忽然變得越發(fā)清晰了起來。
“唉……”
一聲長嘆之后,只聽夜帶著回憶說道“那是在二十五年前,那時的秦軍剛剛遭遇河西少梁邑慘敗。在那場大戰(zhàn)之中,八萬同袍命喪河西少梁邑城下,包括我在內(nèi)的十二萬人因為秦公決定得以回返秦國。”
“就在我以為回到秦國之后就能回家的時候,義渠大軍南下進犯云陽的消息卻在軍中不斷傳揚。其實,那時的我們剛剛遭遇到了河西慘敗,心中根本沒有多少戰(zhàn)意,更不用說是上戰(zhàn)場和義渠人廝殺了……”
夜的話語雖然平靜但卻仿佛充滿著誘惑力,沒等他說完就聽周圍的秦軍士卒連忙問道“后來怎么樣了?”
而這位士卒還沒有得到結(jié)果,立時就被周圍齊齊注視的眼神給嚇得連忙收住了嘴。
等到現(xiàn)場再次安靜下來之后,只聽夜繼續(xù)說道“也就是在我們都陷入大戰(zhàn)失敗陰影之中無可自拔之時,秦公卻是親自來到了我們的軍營。”
“他和我們說了很多話,讓我們知道了秦國的危難,最終他還和我們歃血為誓。”
“也就是在那一天之后,我,還有我的同袍們才重新燃起了因為河西大戰(zhàn)失敗而失去的斗志。”
“后來的結(jié)果你們應(yīng)該也都知道了。大良造率領(lǐng)我們這些河西之戰(zhàn)的降卒北上抗擊義渠,最終在槐谷大勝義渠大軍。”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