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接受了魏軍主將樂羊的軍令駐守在龍門渡口,但是這兩萬魏軍卻是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真的會受到秦軍如此迅猛的攻擊。
在兩萬魏軍看來,他們此時所駐守的乃是位于河西腹地、有著十數萬魏國大軍重重護衛的龍門渡口。
即使秦軍真的下定決心派出大軍突襲龍門渡口,他們也必將遭受到魏國設立在河西之地的一道道防線頑強阻擊。
所以當龍門營寨之外突然出現數以萬計的玄甲騎兵的身影之時,這些魏軍才會陷入滿心的慌亂而不可自拔。
營寨之外,從秦國北地奔襲而來的白興軍團五萬騎士看著營寨之中一片混亂的模樣,自然不會放過這一突襲的絕佳機會。
隨著主將白興射出的一支墨色羽箭,這數萬名秦國騎兵怒吼著胸中的戰歌,向著營寨之中那些陷入慌亂的魏國士卒猛地沖了過去。
首先登場的依舊是秦國吸收了韓國技藝并經由公輸家改良而成,攻城野戰無望而無往而不利的強弩。
“全軍聽令,張弩。”
“放。”
一聲令下,數萬名處于高速移動之中的秦國騎兵們向著魏營方向舉起了手中的騎兵弩,然后紛紛扣下了手中強弩的懸刀。
頃刻之間,數萬支弩矢便如同一道墨色的雨幕,向著此時本就混亂一片的魏軍營寨拋射而去。
數息之后,隨著這一輪箭雨的落下,魏軍營寨之中毫無意外地響起了一聲聲此起彼伏的痛苦哀號之聲。
原本在面對數以萬計秦軍騎兵突如其來的凌厲攻勢之時,處于防守一方的兩萬魏軍就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如今當耳畔充斥的全都是往日同袍的痛苦的哭號,這些魏軍將士更是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一種恐懼。
這些魏軍士卒不知道這數以萬計的秦軍是從何處而來,他們只知道自己面前的這支秦軍到底有著怎么樣強大的戰力。
死死攥住這片戰場之上唯一可以給自己安全感的長戈,一名身穿魏軍赤色甲胄的士卒站在被倉促組織起來的同袍身旁,準備迎擊秦軍即將到來的凌厲攻勢。
對面那一名秦軍騎兵從遠處的一個墨點,轉瞬之間便已經變成一道充滿殺戮氣息的可怕身影。
一百步、五十步、四十步……
隨著與秦軍距離的不斷拉近,這名魏軍已經能夠看清對面迅速接近的秦軍面容,以及那一柄閃爍著微微寒光的長槍。
在這名魏軍士卒充滿驚恐的眼神注視之下,秦軍騎兵手中那一柄銳利長槍在片刻之間就已經來到了他的身前。
感受到由喉嚨處傳來的一陣鉆心的疼痛,這名魏軍士才漸漸從對于秦軍騎兵深深的恐懼之中醒轉過來。
他的眼神之中充滿著痛苦的神情。
他開始試著喊出自己此時感受到的那股鉆心的疼痛,但發現自己什么也喊不出來。
數息之后,當這名魏軍士卒視野之中的一切開始漸漸變得模糊之時,他才終于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只見那名秦軍騎兵右手用力一抽,那柄刺穿魏軍騎兵的銳利長槍便迅速回轉,伴隨其間的還有一股噴涌而出的血箭。
一道沉悶的撞擊聲過后,那名魏軍士卒重重摔在地面之上,再也無法爬起來了。
沒有看自己剛剛凌厲一擊所取得的戰果,這名秦軍騎兵輕輕催動身下戰馬,目之所及的敵軍所在沖擊而去。
平原之上,騎兵為王。
在地形平坦、適合騎兵集群展開的平原之上,裝備著高橋馬鞍、雙邊馬鐙以及馬蹄鐵這三樣的騎兵利器的秦國騎兵本就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如今,對于這支被自己突襲給弄得茫然無措的魏軍士卒,白興麾下這數萬秦軍騎兵更是顯得游刃有余。
幾乎是在秦軍騎兵變換成的鋒矢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