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上郡。
河西以北上郡之地的一片廣闊的平野之上,一座戒備森嚴的營寨毅然屹立,而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則是一面面象征著秦軍的墨色旗幟。
數月之前,當三晉蠢蠢欲動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回秦國之后,這支原本駐守于秦國北地的大軍便奉了秦公嬴連的命令北上秦國與趙國相鄰上郡之地。
雖然在抵達上郡之地后國都涇陽并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但是這些久經戰陣的秦軍士卒如何能夠猜不出他們此戰所要交戰的對手。
這一次他們的對手將不再是一向和他們不和的魏國甲士,而是五年之前的那場大戰之中曾經和秦國并肩作戰過的趙軍士卒。
昔日共同迎擊強敵的兩位戰友,如今卻要兵戎相見,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不過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復雜又怎么可能只用一句話就說明白,更何況如今這個天下紛亂的戰國時代。
在這個時代之中國與國之間并沒有什么永恒不變的友誼,有的只是為了各自利益的爾虞我詐,有的只是用長劍奪取土地的刀光劍影。
對于自己等人不久之后即將對上的趙軍士卒,這支從北地來到上郡的大軍之中的秦軍士卒并不是太過在意。
無論是曾經橫掃天下、從無敗績的魏軍甲士,還是對面的趙國士卒,在這些秦軍士卒眼中都是差不多的。
這些秦軍心中此刻只有一個想法,那便是緊握手中長劍、練熟殺敵本領,然后在不久之后即將爆發的大戰之中多多斬獲敵軍首級。
事實上在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之后,在數以萬計的普通秦軍士卒眼中,與之交手的敵軍就已經不是敵軍了。
他們是橋梁,是通往爵位晉升之路的橋梁;他們是鑰匙,是打開土地與財富大門的鑰匙。
也是在這座上郡軍營之中秦軍士卒為了即將爆發的大戰枕戈待旦之際,一支由十數名秦軍所組成的隊伍卻是忽然出現在了大營附近。
“伍長,你看?!?
當秦軍大營瞭望臺之上負責值守的秦軍士卒看到數里之外出現的人影之時,心中警鈴大作的他沒有半分猶豫,當即向著身旁與之一同戒備的秦軍伍長大喊一聲。
順著身旁這名秦軍士卒的視線看過去,秦軍伍長依稀看到了一匹匹奔馳的戰馬以及其上一名名只能看清身形的騎兵。
“有不明身份之人前來,吹號通知全營戒備。不對,且慢……”原本這名伍長是想吹號示警的,不過在看清這支騎兵隊伍身上所穿著的甲胄顏色之后他立即叫停了身旁的士卒,“來人是秦軍?!?
這一支隊伍與這座大營中間的距離并不算長,更何況他們每個人的身下都騎著一匹健壯的戰馬,沒有一會兒他們便出現在了大營的正門處。
“來者何人?”
雖然已經看清楚了這些人身上所穿著的秦軍甲胄,但是營寨大門處警戒的秦軍士卒依舊將其攔截了下來。
對于這般情況,隊伍之中被任命為秦國北路軍團主將的郎中令全旭并沒有半分的不滿,反而眉宇之間都浮現著一絲贊賞之色。
數息之后,一枚臨行之前由秦公嬴連親自授予的虎符被郎中令全旭從懷中取出,然后經由全旭之手交到了負責大營防衛的一名秦軍五百主手中。
在仔細確認了一番這枚虎符的真偽之后,這名秦軍五百主將虎符鄭重遞還到了前來的親兵手中。
隨后這名秦軍五百主面對前方不遠處的郎中令全旭輕施一禮道:“請將軍稍待,末將即刻前去通稟?!?
就在這位秦軍五百主的身影消失在郎中令全旭一行人視野之中不久之后,面前這座秦軍的大門迅速大開,一名名手執長戟的秦軍士卒快速出現在了郎中令全旭一行人面前。
沿著這些分列兩側的秦軍長戟兵排列而成的道路,一名名身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