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宜陽城郊。
身為秦軍統帥的武安君吳起此刻正站在一駕戰車之上,一邊遙望著前方不遠處那片漸漸成型的魏軍方陣,一邊不時地敲擊著被其拄在身前的長劍劍柄。
“噠。”
“噠。”
“噠。”
……
伴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這陣既細微又清晰的敲擊聲不斷響起,整個戰場的氣氛也在這一道道的噠噠聲悄然發生著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的地平線之上突然出現了一匹快速邁動四蹄的戰馬,此刻這匹戰馬的背上正馱著一名身著墨色甲胄的秦軍斥候。
催動身下戰馬以最快的速度飛奔到武安君吳起所在的戰車之前,這名秦軍斥候干脆利落地翻身下馬,為武安君吳起帶來了對面魏軍的最新動態。
“啟稟武安君,魏將龐涓率領二十萬大軍呈鉗形向我秦軍方陣襲來。”
聽到面前這名秦軍斥候帶回來的消息,武安君吳起悄然停下了自己不斷叩擊長劍劍柄的手指,目光之中也是不由帶上幾分意味深長的笑意。
將麾下的大軍擺成一只巨蟹的利鉗,從兩個方向對中間的敵人形成夾擊之勢,這正是身為秦軍統帥的武安君最為熟悉也是最擅長的鉗形攻勢。
在過去的這些年之間,武安君吳起率領著麾下戰力強大的秦軍士卒,以這種鉗形攻勢擊敗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終鑄就了使得天下諸侯心中驚駭的虎狼之師。
事實上,此次秦國對三晉發動的反擊同樣是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
此刻正在趙國境內肆意縱橫的北部軍團十余萬步騎是這個鉗子的上半部分,而武安君吳起親自率領的二十萬秦軍則是這個鉗子下半部分。
在武安君吳起的統一指揮下,三十萬秦軍精銳就猶如一只巨大的鉗子一般有力且迅速地向著秦國東邊的三晉夾了過去。
將趙國這個三晉之中僅次于魏國的存在踢出戰場,再將韓國這個三晉之中最弱的國家踢出戰局,最終這支巨鉗將會在三晉之中最強的魏國腹地河東緩緩合攏。
當這一切都按照秦公嬴連與武安君吳起的規劃一步一步實現的時候,秦國也就無可置疑地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如今趙國已經處在退出的邊緣,是到了該解決對面聯軍主將龐涓麾下的二十五萬魏韓聯軍以及其身后的韓國的時候了。
看著眼前漸漸逼近的熟悉陣型,戰車之上武安君吳起臉上的笑意愈發地燦爛,在他心中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對面魏將龐涓交手一番了。
“既然對面的聯軍主將擺出這種陣勢,想要一口吞掉我們,那么就看他的鉗子夠不夠硬了。”
一聲自語之后,武安君吳起的雙手猛然握緊手中長劍劍柄,微微用力便就將這柄長劍提到了半空之中。
“咚……”
伴隨著長劍劍鞘用力砸在馬車之上的沉悶響聲,武安君吳起對著麾下的十五萬士卒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傳我將令,步軍在前、弩手次之、大型器械最后,全軍以鋒矢陣型從正面向對面的魏韓聯軍發動進攻。”
“諾。”
伴隨著武安君吳起的一聲令下,伴隨著位于戰車之后的那座高臺之上的大纛旗揮動,十五萬秦軍精銳開始按部就班地行動了起來。
“劍盾兵就位。”
“強弩手就位。”
“公輸車就位。”
……
當一道接著一道的就位聲音被分布在方陣各處的傳令兵們匯聚到屹立于戰車之上的武安君處時,只見他收回了看向對面緩緩逼近的魏軍方陣的視線,他的右手緊緊攥住了名劍龍淵的劍柄。
伴隨著名劍龍淵出鞘的清脆劍鳴,武安君吳起手中長劍前指,發出了一道由殺意匯聚而成的怒吼聲。
“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