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公子魏緩還以為自己舍棄尊嚴、奉秦為主的行動可以令秦國放魏國一馬,現在看來秦國是鐵了心想要看到魏國一分為二了。
看出了面前公子魏緩眼神之中的那份落寞,秦公嬴連話鋒突然一轉,笑著對其承諾道:“原本強大的魏國雖然不能繼續存在下去了,但是請公子放心,嬴連一定會在不久之后召開的天下諸侯盟會之中推舉公子成為占據魏國故地河東的新魏國之君。”
新任魏國之君、占據魏國故地河東,秦公嬴連所說出的這一番承諾讓公子魏緩有些落寞的心情得到了幾分安慰。
“魏緩多謝秦公高義。”帶著那份既有些落寞,又摻雜著幾分欣喜的負責之情,公子魏緩向著面前的秦公嬴連躬身一拜,“請秦公放心,剛剛魏緩所說的話依然奏效,河東魏國依然會尊秦國為主。”
“彩。”
一聲帶著幾分暢快的喝彩過后,秦公嬴連召來了值守于大帳之外的秦軍士卒,讓他們領著公子魏緩先下去休息。
等到眼見著公子魏緩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了視野之中,獨自一人待在主帳之中的秦公嬴連又開始思索起了秦國該建立起一個什么樣的戰后秩序。
正如之前楚國秭歸君屈武所說的那樣,六年以前的那場大戰之中得到了河西等總計千余里的土地的秦國可以說是最大的贏家;而這次戰役之中秦國獨戰三晉而獲勝的精彩表現,更是令天下諸侯為之側目。
可以說,通過這兩場規模空前的大戰,秦國不僅拿到了廣闊的國土,更是讓天下各國看到了秦國變法之后的強大國力。
不過福之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天下各國在看到秦國強大國力的同時,也不免對于秦國生出忌憚之心。
在這個時候,若是秦公嬴連還要謀奪他國疆土,那勢必會讓那些忌憚秦國、害怕秦國的諸侯聯系起來一同對付秦國。
秦公嬴連心中很清楚憑借秦國現在的國力,還不足以掃平諸侯、一統天下,而秦國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慢慢等待著一統天下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原時空的秦國花費了七百余年才最終由一個部落成長為一個帝國,秦公嬴連從來不認為單單憑借著自己一生的努力便可以使秦國一統天下。
秦公嬴連的努力不過是讓秦國在這個不同時空之中的統一之路走得更快、更穩,盡其可能讓秦帝國這一華夏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延續更長的時間罷了。
不過雖然如今并不是秦國銳士東出函谷、橫掃天下的恰當時機,但是秦公嬴連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塑造一個有利于秦國的戰后體系。
有了這個戰后體系的存在秦國便可以打著大義的名號去謀劃自己國家的利益,這便是王道;而等到秦國擁有了打破這個體系的實力,便是秦國銳士東出韓國、將整個天下化為秦土,這便是霸道。
圣道、王道、霸道,這些道路從來都沒有什么高下之分,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來。
而在秦公嬴連的設想之中,既然秦國要安心消化、建設自己如今所擁有的土地,至少在數十年之內沒有大舉擴張的行動,那么為了防止這段時間天下之間再出現一個足以挑戰秦國的強國,秦國就必須要將天下諸侯分而化之。
數十年之前,秦國借助霸主魏國之手將未來可能威脅秦國的齊國一分為二,這一次,秦公嬴連也需要通過一場諸侯盟會對于未來可能的敵人盡可能地拆分。
無論是擁有河東、河內兩大飛地的強大魏國,還是代地與本土之間矛盾重重的北境趙國,抑或是此刻已經被楚、吳、陳三國瓜分大半國土的越國。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秦公嬴連規劃之中的拆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