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曲沃城外,會盟營地之前。
此刻,十二位身穿著各色服袍的列國諸侯齊聚在這平野之上,等待著視野之中那支軍勢威嚴的秦軍以及所護衛其中的馬車的到來。
過去這些諸侯的先祖們曾經如此隆重地迎接過齊國的齊桓公,也曾在晉文公的召喚之下加入晉國的陣營之中,更是免不得為昔日楚國強大的兵鋒所懾服。
自西周末年平王、攜王二王并立到如今這個戰國大勢漸漸形成的數百年之間,有多少諸侯霸主曾在華夏這個廣闊的歷史舞臺之上,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看后不禁心潮澎湃的偉大史詩。
春秋時期,依靠漁鹽之利和名臣管仲的輔佐,齊國的齊桓公成為了列國諸侯第一個認可的霸主。
齊國因為內亂沒落之后,列國諸侯為了這個霸主之位爭得是頭破血流,最終雄踞中原的晉國依靠著自己強盛的國力接手了齊桓公的霸業。
當然,天下諸侯爭霸道路之上有一個國家卻是怎么也避不開的,它便是幅員遼闊、甲士眾多的楚國。
可以說整個春秋時期數百年之間能夠稱得上一句天下霸主的,無外乎晉國、楚國、齊國這三個國家而已。
至于與這三國并列稱之為天下四強國的秦國,也不過是在先祖秦穆公及眾位賢才的輔佐之下實現了獨霸西戎的事業罷了。
不過風水輪流轉,天下霸主的位置這一次總算是交到了秦國手上。
伴隨著秦公嬴連繼位數十年以來秦國國力的日益增長,特別是七年之前的那一場河西大戰和此次這場三晉伐秦大戰之后,列國諸侯心中卻是逐漸形成了共識。
此時的秦國已經不是穆公之后那個國勢日益衰微的秦國,也不是數十年前那個因為國內動亂而能被人隨意欺辱的秦國。
如今的秦國就像是翱翔在華夏這片蒼穹西境的一只雄鷹,發出著那獨屬于天空霸主的凌厲鷹嘯,用著無比銳利的目光打量著下方那片時刻處于自己攻擊范圍之中的土地。
“唳……”
聽,此刻耳畔傳來的那道道馬匹嘶鳴之音多像那高昂的鷹啼,而將其收入耳中的十二位列國諸侯此時的臉上明顯帶上了幾分凝重神情。
等到面前那支軍容嚴整的秦軍緩緩停下自己的腳步,等到隊伍之中的馬車穩穩停在諸位諸侯的身前,身穿著一身墨色甲胄的秦國武安君吳起大踏步地走出了隊伍。
領著自己身后的數名精銳親衛,武安君吳起快速穿過了前方由數千名秦軍士卒所組成的衛隊,并最終停在了隊伍之中那一輛裝飾著玄鳥紋樣的馬車之前。
“臣,武安君吳起,恭迎秦公。”
“武安君不必多禮。”
武安君吳起的話語還未完全落下,馬車之中便傳來了一道帶著威嚴的回應,緊接著一身玄色諸侯服袍的秦公嬴連掀開身前帳簾漸漸顯露了自己的神情。
當秦公嬴連的身形漸漸顯露在武安君吳起及列國諸侯面前之時,位于后方隊列之中的那些諸侯們的心情足可以用五味雜陳來形容。
在這其中既有諸如楚王羋臧一般對于秦公嬴連的威勢頗為羨慕的,也有諸如陳國即墨大夫田午、吳國上將軍項昊這般為秦公嬴連的威勢所懾服的,當然也少不了像是魏侯魏罃、趙侯趙種這種對于秦公嬴連咬牙切齒的。
特別是與秦公嬴連或者說是與秦國有著深仇大恨的魏侯魏罃,如果一個人的眼神可以殺人的話,魏侯魏罃此刻咬牙切齒地足可以將秦公嬴連撕得粉身碎骨。
對于面前那些方陣之中那些神情各異的諸侯們,秦公嬴連并未將他們放在眼中,更不用說是魏侯魏罃此刻目光之中掩飾不住的那一份的怨恨了。
輕輕整理了一番身上因為剛剛的動作而顯得有些凌亂的衣衫,秦公嬴連在武安君吳起的引領之下來到了眾位諸侯的身前。
看著對面緩